在這種關鍵時刻,沐英的出現讓陷入窘境的沈萬三看到了一絲希望之光,他不由得欣喜若狂。沐英是何許人也?為什麼會讓沈萬三欣喜若狂呢?
沐英是安徽鳳陽府定遠縣人,雖然在年少時父母雙亡,但他遇到了一個貴人——朱元璋,並被收為義子,從朱姓,在朱元璋夫婦身邊生活。當時朱元璋已經投在郭子興部下為兵,沐英小時是在戰亂、兵營、征途中度過的。後來,朱元璋稱帝後,沐英的身份也顯赫起來。
其實,沐英並不是全靠義父朱元璋,他自己也有兩把刷子。史書記載:沐英“數從上征伐,入侍帷幄,晝夜勤勵”。所以,在十八歲時,便被授帳前都尉,參與守鎮江的軍事行動,並開始擔當重要的軍事將領。洪武三年(1370),沐英被授鎮國將軍,任大都督府事;次年升大都督府同知。
大都督府是明初軍事中樞,掌管天下兵馬大權,當時府中機務繁雜堆積。但年少明敏的沐英在府中七年,處事果斷,深得朱元璋器重。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朱元璋以傅友德為征南將軍,藍玉、沐英為副將軍,率三十萬大軍征討雲南。洪武十五年(1382年),沐英率部進入昆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沐英平息雲南沒多久,便被封為滇王,後來留滇鎮守,大興屯田,死在了任上。
沐英不僅能力強,而且和朱元璋的關係特殊,所以躲過了明初朱元璋殺害功高蓋世的大將的浩劫,在雲南被封王,獲得了善終。
多個朋友多條道,沈萬三早在南京討好朱元璋的同時,對取得朱元璋信任的大將沐英也是百般討好,用金錢拉近了二人之間的距離,取得了政治上的庇佑,後來兩族人還進行了聯姻。
作為朱元璋的老鄉和義子,沐英的話自然有一定的分量。據說,當初朱元璋要殺沈萬三時,不僅有馬皇後在吹枕邊風,而且,沐英也出了很大的力。他向朱元璋建議道:沈萬三隻是一個商人而已,隻要沒收了他富可敵國的財物,量他也蹦躂不起來。如今大明西部比較落後,亟待開發,沈萬三通理財,不如責罰沈萬三父子入滇,“為西路理財”,讓他戴罪立功。
沐英的話真有水平,拐彎抹角地點明了沈萬三活著對大明朝的價值。但沈萬三何來的罪?這沐英的話也太給力了。不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況是一個商人,所以沐英隻能是在摁倒沈萬三的同時給他留一絲呼吸的空間。
結果,朱元璋覺得此話有理,便打消了殺沈萬三的念頭。正因為有了沐英的支持和幫助,沈萬三才順利到達了雲南。
但沈萬三這次跌得太慘了,曾經讓他引以為榮的財富已經被朱元璋據為己有。唯一讓他值得慶幸的是他還活著,這對他來說,已經足夠了。因為錢是賺來的,隻要活著,他便可以把失去的財富再賺回來。沈萬三就是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那樣的人,即使身無分文地處在沙漠,但隻要加入一個經過的駱駝商隊,用不了幾年,他又是一個百萬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