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濟安聽到這活,頓時想起來似乎是許久沒見到李承潛與太子妃一同現麵了,不由得開始擔心李承潛會不會真的不親近女子了。
於是想趕緊讓全萬機召喚太子妃過來,這一問,才知李承潛已經將近一年沒有和太子妃同房了。
又開始盤問李承潛身邊的妃嬪和女婢太監,這更讓他怒不可遏。
原來自從李承潛遇見這樂童稱心之後,便已經不再接近女色,甚至不讓身邊的婢女服侍他更衣洗漱,隻讓稱心一人伺候他。
兩人幾乎是晝裏同食,夜間同眠。
李濟安讓人將稱心關了起來,開始思量這究竟是出了什麼問題!
皇上前往太子寢宮大鬧一番之事已經不可抑製地流傳開來,皇宮內流言四起,人言可畏,就連玄齡、杜公等大臣已經有所耳聞。
一些愛逞口舌之快的奴婢也紛紛參與其中,大肆八卦李承潛與稱心的禁忌之戀,甚至將太子自從喜上一男子以來,便不再傾心於女子之事一並傳了出來,此事鬧得如火如荼、沸沸揚揚。
在朝廷之上,幾個重臣開始含糊其辭地上奏,太子的這段不合世俗的風流之戀有損皇家顏麵,希望李濟安陛下給眾人一個交代,堵住這悠悠之口!
李泰沒想到此事會鬧得如此之大,當時不過是無心之言,不過現在事情已經無法扭轉,何不順水推舟,借此除掉李承潛的心頭上,趁他消頹低糜之際,進獻自己的《括地誌》,以此抬高自己,那可是事半功倍啊!
於是李泰開始暗中操作,慫恿幾個與他關係較好的大臣聯名上書,請求賜死稱心,給民眾一個交代。
李濟安本就因為最近的風言風語弄得頭大,現在幾個幾個大臣一同上奏,他怎可能置之不理?
稱心一個卑賤的樂童,死了便死了,即使李承潛再怎麼怨他,他也不可能再心軟了。
這時候,李濟安下意識地看向李祐,他覺得李祐神奇得緊,常常出人意料地給人帶來驚喜,不按常理出牌,但是聰慧過人,最近更是勢如破竹,功勞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
於是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倒是想聽一聽李祐的看法。
可是李祐抬頭看了他一眼,接著便是一副睡不醒的樣子,眼觀鼻,鼻觀心,似乎這一切與他無關。
難道說李祐也同意要賜死稱心了麼?李濟安暗暗想。
緊接著,李濟安便被自己方才的想法和舉動給驚了一驚,自己堂堂一國之主,在做決定之時竟然想要前去聽從一下李祐的想法,這是何等的荒溏事?
李濟安又想了想,影響自己心性的原因應該是因為李祐太過於強大了,李祐就像是一個站在局外的人,時而裝瘋賣傻,但是一出手便引得天地之驚變,襯得其餘人皆晦澀。
李濟安稍稍回過神來,順從眾願,下旨定稱心一個蠱惑太子之罪,明日賜死。
李濟安聽到這活,頓時想起來似乎是許久沒見到李承潛與太子妃一同現麵了,不由得開始擔心李承潛會不會真的不親近女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