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聞言,齊齊笑道:“道友所言不錯,我等前去,也隻能觀看那等大能手段。”
八仙騰雲而起,朝著上而去,許樂收起飛船,六人一起隨著八仙的祥雲到了一處煙雲繚繞的洞所在。
這一處洞卻是好景色:麒麟金鳳處處是,仙芝靈果滿目見,一塊奇石立於門前,上有一排大字:“東華帝君府”
這一次的三界龍華會,並沒有在西方靈山大雷音寺,而是在東華帝君府,這也正是八仙不向西去反向東遊的原因。大雷音寺、雷音寺都在西方,今日正是佛誕日,想來少不得參拜活動,卻是也不必再強調龍華會了。
門口兩個童子,隻是客客氣氣地迎客問好,見到認識的神仙便行禮,見到不認識也不多,更不盤問,果然如同鐵拐李所,這龍華會並不禁止什麼人來。
甚至,許樂更能夠看得清楚,這龍華會也根本不挑選什麼善人惡人,隻要願意來,便可以參加這龍華會。
雖然如此,往此處而來而來的人還是極少,許樂六人和八仙一起進去,一路上也就見到兩個不出名的仙人進來,還是根本交不上什麼名號來的。
按鐵拐李所,這已經是最繁華的一次了,許樂也不由地微微訝異:這庭的道士們雖然表麵上對佛教中人客客氣氣的,實際上可沒有那麼喜愛啊。
這東華帝君畢竟也是庭的一位帝君,雖然跟齊大聖一樣,隻有待遇沒有實權,卻也頗為唬人。因此大殿偏殿皆有,眾人入了大殿之後,才發現大殿上正座已經坐滿,八仙也不多言,和許樂六人一起在偏殿坐了下來。
在王母的蟠桃會上,八仙尚且是正座客人,在這個龍華會上,卻如此低調,可想而知,這一次龍華會的重要之處。
許樂微微一笑,將精神力放出,朝著正殿之中掃去。
正座最下位,一個豬頭大肚的家夥正在饕餮大餐,雙手各拿一雞腿左右開弓,忙的不亦樂乎。他頭上有一個金色頭戒,穿著黑色僧衣,原來是唐僧的二徒弟豬八戒。
許樂微微沉吟,暗道:豬八戒成為和尚之後,何時有過這樣的機會在界參加龍華會?看來此時西遊劇情已經完了,他已經成了淨壇使者。
再往上看,金身羅漢沙僧、八部龍廣利菩薩白龍、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皆在,再往上卻是菩薩的最高位,也是整個大雷音寺中不是佛陀卻勝似佛陀的菩薩——大慈大悲南海觀世音菩薩。
其餘有些人許樂不認識,不過那耳朵長長的大約應該就是截教的長耳定光仙所化的定光歡喜佛了。
再往上還有數人,應當都是佛陀,在這些佛陀之間,有一個身穿袈裟的毛茸茸的猴子,麵目一本正經,看起來寶相莊嚴,許樂看著有些熟悉,自然就是以前的齊大聖,現在的鬥戰勝佛。
中間的位置無人座,那是留給我佛如來的位置,自然無人敢於僭越。
不過,就在如來的位置旁邊,一個麵目如玉,目似寒星的年輕男子身穿錦袍頭戴衝紫金冠,大搖大擺地坐在一個蒲團上,半點也沒有畏怯不安的意思。
不僅如此,正殿中的所有人也都不以為忤,仿佛這個連僧袍都沒有穿的年輕人本來就應該在那種地方一樣。
許樂不由地微微訝然:這人究竟是誰?
正思考間,那年輕人似乎察覺到了什麼,居然抬起頭來,冷哼了一聲,直接把許樂試探過去的精神力震得粉碎。
“要看就過來看,再這麼鬼鬼祟祟,本座饒你不得。”
(龍華會之事:封神之中,八百年後、龍華聚首原著本來沒有,不過這句話在封神-西遊的神話體係中這個設定相當玄妙,可以承上啟下,算作是後人的神設定。)
(按《東遊記》所言,龍華會上孫悟空還是齊大聖,後來又有齊大聖為八仙滅十萬兵之事,其實已經和西遊記有了衝突。假設孫悟空此時沒有大鬧宮?明顯不對。假設孫悟空此時已經取經回來?依舊不對。假設孫悟空正在大鬧宮,同樣不可能。因此我也隻能在三中不可能中選一個可能的,結合八百年後佛教大興的言語,就把孫悟空定為已經取經回來、佛教大興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