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是,那個被他刪除了無數次的150,隻要逢年過節,總要發個祝福短信來聯絡她一下。這讓她既困惑,又多少獲得一點安慰——連她自己也搞不清楚,這又算什麼安慰呢?這個不肯現身的警察——她到死都認為他是個警察, 叫用這樣一種方式關注她,她是該高興呢還是該蒙羞?
有一次彭佳問她,怎麼不見你來上海?來上海的話,記得聯係我。淩夏嘴上說,好的好的,事實上她去上海好多次,但再也沒有去虹口看一看彭妻和他們師徒三個。彭佳向她發出過幾次邀請,或許是出於自尊,因為他們始終不肯誠實相告的150之迷;又或許是有過先前討杯水也沒給的怠慢;又或許是,女田恬,大一穿了一年的晨訓警服,已經替她圓了半個“男孩夢”。
有一次,淩夏在微信上告訴彭佳,自己已經把他就是150的嫌疑排除了,因是150打字時是使用標點符號的,而彭警官你打字是從不用標點的,從這個節上來看,也許真是兩個人。
彭佳回複:太好了,你終於醒了(後麵附了一個壞笑的表情)!
因為這一個壞笑的表情,使得淩夏又覺得他仍是參與者。
淩夏:服了你們了!
淩夏:其實你們都知道他是誰的,你們三個知情不報,縱容他戲謔我,我敢來嗎?
彭佳:你盡是猜測,你來一趟上海不就知道了嗎?
淩夏:是,我都是推斷,我又不是真正的偵察員。
彭佳:不,你具備偵察員的素質。
彭佳:知道嗎?本人非常欽佩你!
淩夏: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協助你們破了案,你們卻還要把我來試探,來解剖。你們看到的陰暗太多,職業病!
彭佳: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把真誠當作了戲謔!
淩夏:你又不是150,你怎麼知道他不是戲謔我?
淩夏:露出馬腳了吧?
其實淩夏心裏,也並非完全認定“心靈的聲音”一定就是彭佳本人,如果是他的話,他是怎麼操作的呢?如果不是他,他又為什麼要耍賴?為什麼要逃跑?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蹊蹺呢?
淩夏發現彭佳很有文采最早是在他的朋友圈,在與他文字交流的時候,她有種恍惚感,“心靈的聲音”、150、羅曉東,和現在這個身份明確的彭佳總是重疊在一起。彭佳有次在微信上這麼調侃過她:有這麼一段經曆真叫人銘心;有這麼一個警察真叫人放心;有這麼一個寫手真叫人窩心;有這麼一個150真人煩心。她怎麼也無法排除對彭佳的嫌疑,若不知情,他會發這種文字嗎?
也許,他們對她的謊言是善意的,但他們的態度,讓她不是很舒服,身為警察,都對她有忽悠的成分,都有自作聰明的一麵。她以為案子破出了仨警察是會對她道出所有實情的,但,沒有。有能力破出那個案子,卻沒有誠實的品質,這讓她覺得不靠譜。她拒絕與彭妻合作,這種感覺起了很大的作用。她給他們寄過多次禮物,每次都是泥牛入海,杳無音訊。他們收到禮物,大概是怕留下把柄,從來不知道給她打個電話,這是為人處事最基本的禮貌呀,但他們沒有。喜歡一個人,始於顏值,源於才華,忠於品質,沒有品質,再有才華,她絕不合作。
奇怪的是,那個被他刪除了無數次的150,隻要逢年過節,總要發個祝福短信來聯絡她一下。這讓她既困惑,又多少獲得一點安慰——連她自己也搞不清楚,這又算什麼安慰呢?這個不肯現身的警察——她到死都認為他是個警察, 叫用這樣一種方式關注她,她是該高興呢還是該蒙羞?
有一次彭佳問她,怎麼不見你來上海?來上海的話,記得聯係我。淩夏嘴上說,好的好的,事實上她去上海好多次,但再也沒有去虹口看一看彭妻和他們師徒三個。彭佳向她發出過幾次邀請,或許是出於自尊,因為他們始終不肯誠實相告的150之迷;又或許是有過先前討杯水也沒給的怠慢;又或許是,女田恬,大一穿了一年的晨訓警服,已經替她圓了半個“男孩夢”。
有一次,淩夏在微信上告訴彭佳,自己已經把他就是150的嫌疑排除了,因是150打字時是使用標點符號的,而彭警官你打字是從不用標點的,從這個節上來看,也許真是兩個人。
彭佳回複:太好了,你終於醒了(後麵附了一個壞笑的表情)!
因為這一個壞笑的表情,使得淩夏又覺得他仍是參與者。
淩夏:服了你們了!
淩夏:其實你們都知道他是誰的,你們三個知情不報,縱容他戲謔我,我敢來嗎?
彭佳:你盡是猜測,你來一趟上海不就知道了嗎?
淩夏:是,我都是推斷,我又不是真正的偵察員。
彭佳:不,你具備偵察員的素質。
彭佳:知道嗎?本人非常欽佩你!
淩夏: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協助你們破了案,你們卻還要把我來試探,來解剖。你們看到的陰暗太多,職業病!
彭佳: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把真誠當作了戲謔!
淩夏:你又不是150,你怎麼知道他不是戲謔我?
淩夏:露出馬腳了吧?
其實淩夏心裏,也並非完全認定“心靈的聲音”一定就是彭佳本人,如果是他的話,他是怎麼操作的呢?如果不是他,他又為什麼要耍賴?為什麼要逃跑?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蹊蹺呢?
淩夏發現彭佳很有文采最早是在他的朋友圈,在與他文字交流的時候,她有種恍惚感,“心靈的聲音”、150、羅曉東,和現在這個身份明確的彭佳總是重疊在一起。彭佳有次在微信上這麼調侃過她:有這麼一段經曆真叫人銘心;有這麼一個警察真叫人放心;有這麼一個寫手真叫人窩心;有這麼一個150真人煩心。她怎麼也無法排除對彭佳的嫌疑,若不知情,他會發這種文字嗎?
也許,他們對她的謊言是善意的,但他們的態度,讓她不是很舒服,身為警察,都對她有忽悠的成分,都有自作聰明的一麵。她以為案子破出了仨警察是會對她道出所有實情的,但,沒有。有能力破出那個案子,卻沒有誠實的品質,這讓她覺得不靠譜。她拒絕與彭妻合作,這種感覺起了很大的作用。她給他們寄過多次禮物,每次都是泥牛入海,杳無音訊。他們收到禮物,大概是怕留下把柄,從來不知道給她打個電話,這是為人處事最基本的禮貌呀,但他們沒有。喜歡一個人,始於顏值,源於才華,忠於品質,沒有品質,再有才華,她絕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