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幾個問題》(2013年1月5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116-117頁
事實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我一直在想,如果哪天在我們眼前發生“顏色革命”那樣的複雜局麵,我們的幹部是不是都能毅然決然站出來捍衛黨的領導、捍衛社會主義製度?我相信,絕大多數黨員、幹部是能夠做到的。
《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6月28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339-340頁
革命戰爭年代,檢驗一個幹部理想信念堅定不堅定,就看他能不能為黨和人民事業舍生忘死,能不能衝鋒號一響立即衝上去,這樣的檢驗很直接。和平建設時期,生死考驗有,但畢竟不多,檢驗一個幹部理想信念是否堅定確實比較難,X光、CT、核磁共振成像也沒有辦法。
當然,也不是不能檢驗。那就主要看幹部是否能在重大政治考驗麵前有政治定力,是否能樹立牢固的宗旨意識,是否能對工作極端負責,是否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是否能在急難險重任務麵前勇挑重擔,是否能經得起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這樣的檢驗需要一個過程,不是一下子、經曆一兩件事、聽幾句口號就能解決的,要看長期表現,甚至看一輩子。
《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6月28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340頁
在我們黨員、幹部隊伍中,信仰缺失是一個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在一些人那裏,有的以批評和嘲諷馬克思主義為“時尚”、為噱頭;有的精神空虛,認為共產主義是虛無縹緲的幻想,“不問蒼生問鬼神”,熱衷於算命看相、求神拜佛,迷信“氣功大師”;有的信念動搖,把配偶子女移民到國外、錢存在國外,給自己“留後路”,隨時準備“跳船”;有的心為物役,信奉金錢至上、名利至上、享樂至上,心裏沒有任何敬畏,行為沒有任何底線。
《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8月19日)
崇高信仰、堅定信念不會自發產生。要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必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培植我們的精神家園。對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來說,要把係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作為看家本領。
《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8月19日)
中國共產黨堅持執政為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
《關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幾個問題》(2013年1月5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116-117頁
事實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我一直在想,如果哪天在我們眼前發生“顏色革命”那樣的複雜局麵,我們的幹部是不是都能毅然決然站出來捍衛黨的領導、捍衛社會主義製度?我相信,絕大多數黨員、幹部是能夠做到的。
《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6月28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339-340頁
革命戰爭年代,檢驗一個幹部理想信念堅定不堅定,就看他能不能為黨和人民事業舍生忘死,能不能衝鋒號一響立即衝上去,這樣的檢驗很直接。和平建設時期,生死考驗有,但畢竟不多,檢驗一個幹部理想信念是否堅定確實比較難,X光、CT、核磁共振成像也沒有辦法。
當然,也不是不能檢驗。那就主要看幹部是否能在重大政治考驗麵前有政治定力,是否能樹立牢固的宗旨意識,是否能對工作極端負責,是否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是否能在急難險重任務麵前勇挑重擔,是否能經得起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這樣的檢驗需要一個過程,不是一下子、經曆一兩件事、聽幾句口號就能解決的,要看長期表現,甚至看一輩子。
《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6月28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340頁
在我們黨員、幹部隊伍中,信仰缺失是一個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在一些人那裏,有的以批評和嘲諷馬克思主義為“時尚”、為噱頭;有的精神空虛,認為共產主義是虛無縹緲的幻想,“不問蒼生問鬼神”,熱衷於算命看相、求神拜佛,迷信“氣功大師”;有的信念動搖,把配偶子女移民到國外、錢存在國外,給自己“留後路”,隨時準備“跳船”;有的心為物役,信奉金錢至上、名利至上、享樂至上,心裏沒有任何敬畏,行為沒有任何底線。
《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8月19日)
崇高信仰、堅定信念不會自發產生。要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必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培植我們的精神家園。對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來說,要把係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作為看家本領。
《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8月19日)
中國共產黨堅持執政為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
《在俄羅斯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台專訪時的答問》(2014年2月7日),《人民日報》2014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