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2015年1月12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326頁
對現階段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形勢,黨中央的總體判斷是依然嚴峻複雜。根據這個判斷,我們強調,必須從關係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以強烈的曆史責任感、深沉的使命憂患感、頑強的意誌品質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嚴肅查處腐敗分子,堅決遏製腐敗現象蔓延勢頭,著力營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圍。
《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月13日)
人民把權力交給我們,我們就必須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該做的事就要做,該得罪的人就得得罪。不得罪腐敗分子,就必然會辜負黨、得罪人民。是怕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還是怕得罪十三億人民?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十三億人民。這是一筆再明白不過的政治賬、人心向背的賬!中央要求各級幹部不做“太平官”,中央領導層首先不能做“太平官”。對腐敗分子,我們決不能放過去,放過他們就是對人民的犯罪、對黨不負責任!我們這麼強力反腐,對腐敗采取零容忍的態度,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贏得黨心民心。
《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月13日)
現在,腐敗和反腐敗呈膠著狀態,主要是指我們在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還沒有取得壓倒性勝利,腐敗活動減少了但並沒有絕跡,腐敗分子被震懾住了但還在窺測方向甚至困獸猶鬥,反腐敗體製機製建立了但還不夠完善,思想教育加強了但思想防線還沒有築牢,減少腐敗存量、遏製腐敗增量、重構政治生態的工作艱巨繁重。因此,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開弓沒有回頭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是一場輸不起的鬥爭,必須決戰決勝。
《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月13日)
保持高壓態勢不放鬆,堅決遏製腐敗現象蔓延勢頭。重症要用猛藥。查處腐敗問題,必須堅持零容忍的態度不變、猛藥去屙的決心不減、刮骨療毒的勇氣不泄、嚴厲懲處的尺度不鬆,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發現多少查處多少,不定指標、上不封頂,讓那些想搞腐敗的人斷了念頭、搞了腐敗的人付出代價。“誅一惡則眾惡懼。”包公把“龍虎狗”三具鍘刀擺在開封府大堂之上,無論皇親國戚還是高官小吏,誰敢以身試法,都毫不留情。反腐敗鬥爭沒有禁區,沒有特區,也不能有盲區。我們要把反腐利劍舉起來、用起來,形成強大震懾,讓那些心存僥幸、還想搞腐敗活動的人心存畏懼。
《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月13日)
鏟除不良作風和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規製度。我們黨長期執政,既具有巨大政治優勢,也麵臨嚴峻挑戰,必須依靠黨的各級組織和人民的力量,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管理、監督。隻有建好製度、立好規矩,把法規製度建設貫穿到反腐倡廉各個領域、落實到製約和監督權力各個方麵,發揮法規製度的激勵約束作用,才能築起遏製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堤壩”,才能推動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製。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5年6月26日)
法規製度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鄧小平同誌說:“要解決思想問題,也要解決製度問題。”“這種製度問題,關係到黨和國家是否改變顏色,必須引起全黨的高度重視。”反腐倡廉法規製度既“禁於未然之前”,又“禁於已然之後”,為黨員、幹部拉起了高壓線、劃出了警戒線,在黨風廉政建設中具有規範引導、控製約束、警戒告誡、懲罰威懾的作用。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5年6月26日)
中外經驗告訴我們,隻有堅持依法嚴厲懲治、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製和威懾力,堅持完善法規製度、形成不能腐的防範機製和預防作用,堅持加強思想教育、形成不想腐的自律意識和思想道德防線,才能有效鏟除腐敗現象的生存空間和滋生土壤。要貫徹全麵深化改革、全麵依法治國的要求,加大反腐倡廉法規製度建設力度,把中央要求、群眾期盼、實際需要、新鮮經驗結合起來,本著於法周延、於事有效的原則製定新的法規製度、完善已有的法規製度、廢止不適應的法規製度,努力形成係統完備的反腐倡廉法規製度體係。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5年6月26日)
反腐倡廉法規製度建設,關鍵是製約和監督權力。腐敗的本質是權力出軌、越軌,許多腐敗問題都與權力配置不科學、使用不規範、監督不到位有關。反腐倡廉法規製度建設要圍繞授權、用權、製權等環節,合理確定權力歸屬,劃清權力邊界,厘清權力清單,明確什麼權能用、什麼權不能用,強化權力流程控製,壓縮自由裁量空間,杜絕各種暗箱操作,把權力運行置於黨組織和人民群眾監督之下,最大限度減少權力尋租的空間。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5年6月26日)
反腐倡廉法規製度一經建立,就要讓鐵規發力、讓禁令生威,確保各項法規製度落地生根。好的法規製度如果不落實,隻是寫在紙上、貼在牆上、編在手冊裏,就會成為“稻草人”、“紙老虎”,不僅不能產生應有作用,反而會損害法規製度的公信力。我們要下大氣力建製度、立規矩,更要下大氣力抓落實、抓執行,堅決糾正隨意變通、惡意規避、無視製度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