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全麵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2 / 3)

正確認識我國民族關係的主流。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這是我國民族關係的真實寫照。盡管發生了一些事情,但我國民族關係大局是好的,民族團結的基礎是穩固的。民族分裂勢力企圖破壞民族團結,極個別民族地區發生民族隔閡的現象,這是支流,不是主流。不能把某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局部出事同這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整體捆綁在一起,不能把某一少數民族中極少數人鬧事同這個民族全體捆綁在一起,不能把發生在少數民族人員身上的事同實踐已經證明並長期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捆綁在一起。要擺事實、講道理,引導廣大幹部群眾多看主流,多看民族團結的光明麵。同時,要正視新情況新挑戰,不斷維護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9月28日)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在我,各族人民就能眾誌成城。民族團結說到底是人與人的團結。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團結重在交心,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民主黨派、人民團體都要行動起來,一起做交流、培養、融洽感情的工作,一起共創共建,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統一的人心防線就一定能築得牢牢的。

《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9月28日)

加強民族團結要創新載體和方式。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端著架子空喊口號是不行的,形式轟轟烈烈,效果未必就好。要在全社會不留死角地搞好民族團結宣傳教育,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曆史觀、民族觀。頭頂同一片天空,腳踏同一方土地,各族幹部群眾都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堅決反對一切不利於民族團結的言行。

《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9月28日)

用法律來保障民族團結。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隻有樹立對法律的信仰,各族群眾自覺按法律辦事,民族團結才有保障,民族關係才會牢固。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和問題,有不少是由於群眾不懂法或者不守法釀成的。這些矛盾和問題,雖然帶著“民族”字樣,但不都是民族問題。要增強各族群眾法律意識,懂得法律麵前人人平等,誰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要嚴格區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是什麼問題就按什麼問題處置。不能因為當事人身份證上寫著“某某民族”就犯嘀咕、繞著走,處理起來進退失據。對極少數蓄意挑撥民族關係、破壞民族團結的犯罪分子,對搞民族分裂和暴恐活動的犯罪分子,不論什麼民族出身、信仰哪種宗教,都要堅決依法打擊。

《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9月28日)

加強民族團結,要堅決反對大漢族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反對“兩種主義”的問題,從共同綱領到現行憲法都作了規定。大漢族主義要不得,狹隘民族主義也要不得,它們都是民族團結的大敵。大漢族主義錯誤發展下去容易產生民族歧視,狹隘民族主義錯誤發展下去容易滋生離心傾向,最終都會造成民族隔閡和對立,嚴重的還會被敵對勢力利用。當然,人民內部、同誌之間真正能上升到主義層麵的分歧並不多,要防止無限上綱上線,把“兩種主義”變成內耗工具。要各去所偏、歸於一是,引導各族幹部群眾自覺維護國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團結大局。

《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9月28日)

發展是解決民族地區各種問題的總鑰匙。關鍵是實現什麼樣的發展?“安民可與為義,而危民易與為非。”要多辦一些順民意、惠民生的實事,多解決一些各族群眾牽腸掛肚的問題。對口支援的項目和資金,不能用錢砸形象,而是要著力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和改善民生。就業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一個人沒有就業,就無法融入社會,也難以增強對國家和社會的認同。失業的人多了,社會穩定就麵臨很大危險。有的民族地區就業問題突出,必須堅持就業第一,增強就業能力,拓寬就業渠道,擴大就業容量,切實把這個民生頭等大事抓好。民族地區發展二、三產業,開發項目、建設重點工程,無論誰投資,都要注重增加當地群眾就業、促進當地群眾增收。

《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9月28日)

民族地區抓團結、抓發展,都離不開教育這個基礎性工作。如果對青少年放任不管,他們就容易受錯誤思想特別是錯誤的民族觀、宗教觀、曆史觀的影響,有的甚至會走上危害社會、危害國家安全的道路。要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搞好民族地區各級各類教育,造就更多適應民族地區發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9月28日)

民族工作要見物,更要見人。做民族工作,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而人是有思想的,正確行動來源於正確思想,錯誤行動來源於錯誤思想。要把黨的民族政策貫徹落實好,要把民族地區改革發展穩定工作抓好,沒有正確的思想認識不行。

《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9月28日)

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認同問題解決了,對偉大祖國、對中華民族、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才能鞏固。

《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9月28日)

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在一些有關民族地區推行雙語教育,既要求少數民族學習國家通用語言,也要鼓勵在民族地區生活的漢族群眾學習少數民族語言。少數民族學好國家通用語言,對就業、接受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融入社會都有利。要積極推進民漢合校、混合編班,形成共學共進的氛圍和條件,避免各民族學生到了學校還是各抱各的團、各走各的圈。

《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9月28日)

黨員要堅決執行不信仰宗教、不參加宗教活動的規定,在思想上同宗教信仰劃清界限,同時尊重和適當隨順民族風俗習慣,以利於更好聯係信教群眾,把他們緊緊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