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共青團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找準工作切入點、 結合點、 著力點(3 / 3)

《在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7月6日)

我們的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是黨直接領導的群眾組織,承擔著組織動員廣大人民群眾為完成黨的中心任務而共同奮鬥的重大責任。沒有先進性,怎麼能組織動員群眾前進呢?要參加各類群團組織的所有群眾都做到先進不容易,但群團組織作為一個整體,作為一個成員眾多、有著幾千萬甚至幾億成員的組織,必須把保持和增強先進性作為重要著力點。

《在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7月6日)

保持和增強群團組織的先進性,必須牢牢把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而奮鬥的時代主題,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組織動員廣大人民群眾走在時代前列,在改革發展穩定第一線建功立業。要以先進引領後進,以文明進步代替蒙昧落後,以真善美抑製假惡醜,教育引導廣大人民群眾不斷提高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成為黨執政的堅實依靠力量、強大支持力量、深厚社會基礎。

《在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7月6日)

保持和增強群團組織的先進性,必須始終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堅持為黨分憂、為民謀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所開展的各種活動,多做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導群眾的工作,多做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進感情、激發動力的工作。群團組織要自覺成為在群眾中、在基層凝聚人心、堅守前哨、衝鋒陷陣的戰鬥隊、工作隊,組織動員廣大人民群眾自覺捍衛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製度。一個是要有強大凝聚力,把人緊緊攏在一塊兒;一個是要有強大戰鬥力,能夠打硬仗、打難仗、打苦仗。這是黨對群團組織的十分重要的要求。

《在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7月6日)

切實保持和增強群團組織的群眾性。群眾性是群團組織的根本特點。離開了群眾性,群團組織就容易走向官僚化、空殼化。列寧說:“隻靠共產黨員的雙手來建立共產主義社會,這是幼稚的、十分幼稚的想法。共產黨員不過是滄海一粟,不過是人民大海中的一粟而已。”群團組織開展工作和活動要以群眾為中心,讓群眾當主角,而不能讓群眾當配角、當觀眾。群眾心裏沒有群團組織,不積極參與群團組織活動,或者群團組織覆蓋麵越來越窄,那就等於削弱了做黨的群團工作的基礎。

《在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7月6日)

保持和增強群團組織的群眾性,必須克服重精英輕草根的傾向,更多關注、關心、關愛普通群眾。

《在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7月6日)

群眾流動頻繁、分布不斷變化,群團組織設置必須及時調整。要鞏固已有的組織基礎,加快新領域新階層組織建設,形成完善的組織體係,實現有效覆蓋。工會、共青團、婦聯要探索以多種方式構建縱橫交織的網絡化組織體係,做到哪裏有群眾、哪裏就要有自己的組織,怎麼有利於做好工作、就怎麼建組織。

《在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7月6日)

群團組織不能坐在機關裏做工作,而是要擺脫文山會海、走出高樓大院,群團幹部特別是領導機關幹部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爭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忠實踐行者、黨的群眾路線的堅定執行者、黨的群眾工作的行家裏手。

《在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7月6日)

工會、共青團、婦聯開展的機關幹部下基層活動要常態化、製度化,成為每個幹部的習慣和自覺,大部分工作時間要到工人、青年、婦女中去。下去了,不要走馬觀花,不要蜻蜓點水,不要前呼後擁,而是要深入基層群眾,掌握第一手材料,推動解決群眾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7月6日)

保持和增強群團組織的群眾性,必須堅持眼睛向下、麵向基層。群團領導機關要改革和改進機關機構設置、管理模式、運行機製,減少中間層次,不要疊床架屋,要更好適應基層工作和群眾工作需要。工會、共青團、婦聯組織要堅持重心下移,力量配備、服務資源向基層傾斜,上級群團機關可以擠一點編製,減上補下;縣一級整體盤子裏調一點編製,充實工會、共青團、婦聯組織。要抓好基層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落實他們的待遇,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基層群團組織要立足自身挖掘潛能,善於借船出海、借梯登高,把神經末梢搞敏感,把毛細血管搞暢通。

《在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7月6日)

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是黨的群團工作的主線,服務群眾是群團組織的職責。群團組織既要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搞好“公轉”,又要聚焦服務群眾搞好“自轉”,做到“頂天立地”。頂天,就是著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立地,就是立足職責定位、立足所聯係的群眾,尋找工作結合點和著力點,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提供支持。

《在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