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今天做祖國的好兒童,明天做祖國的建設者(2 / 2)

在會見中國少年先鋒隊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時的講話(2015年6月1日),《人民日報》2015年6月2日

要從小學習創造。幸福不是毛毛雨,幸福不是免費午餐,幸福不會從天而降。人世間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於勞動和創造。時代總是不斷發展的,等你們長大了,生活將發生巨大變化,科技也會取得巨大進步,需要你們用新理念、新知識、新本領去適應和創造新生活,這樣一個民族、人類進步才能生生不息。從現在起,你們就要爭當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於創造的小標兵。

在會見中國少年先鋒隊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時的講話(2015年6月1日),《人民日報》2015年6月2日

希望你們向爺爺奶奶學習,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努力成長為有知識、有品德、有作為的新一代建設者,準備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給大陳島老墾荒隊員的後代、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十二名小學生的回信(2016年5月30日),《人民日報》2016年6月1日

中小學生是青少年的主體,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中小學生要立誌成才,必須勤奮學習、提高綜合素質,努力做到修身立德、誌存高遠,勤學上進、追求卓越,強健體魄、健康身心,錘煉意誌、砥礪堅韌。同學們都要自覺加強道德養成,從小就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心中生根發芽,把國家、人民、民族裝在心中,注重養成健康、樂觀、向上的品格;都要樂於學習、勤於學習、善於學習,在求知境界上越來越高;都要把身心健康牢牢抓在手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經常參加勞動和體育鍛煉,通過多種方式怡情養性;都要敢於麵對各種困難和挫折,自覺培養不畏艱難、頑強奮進的意誌品質。

在北京市八一學校考察時的講話(2016年9月9日),《人民日報》2016年9月10日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麼樣的家教,就有什麼樣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麵,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古人說的“愛子,教之以義方”,“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青少年是家庭的未來和希望,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古人都知道,養不教,父之過。家長應該擔負起教育後代的責任。家長特別是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很大,往往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孟母三遷、嶽母刺字、畫荻教子講的就是這樣的故事。我從小就看我媽媽給我買的小人書《嶽飛傳》,有十幾本,其中一本就是講“嶽母刺字”,精忠報國在我腦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作為父母和家長,應該把美好的道德觀念從小就傳遞給孩子,引導他們有做人的氣節和骨氣,幫助他們形成美好心靈,促使他們健康成長,長大後成為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2016年12月12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4-5頁

希望你們保持對知識的渴望,保持對探索的興趣,培育科學精神,刻苦學習,努力實踐,帶動更多青少年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努力成長為祖國的棟梁之材,將來更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給北京市八一學校科普小衛星研製團隊學生的回信(2016年12月24日),《人民日報》2016年12月29日

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保護環境、愛綠護綠的意識,既要懂道理,又要做道理的實踐者,積極培育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用自己的雙手為祖國播種綠色,美化我們共同生活的世界。

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的講話(2017年3月29日),《人民日報》2017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