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把握全麵深化改革的內在規律,堅持正確的方法論(1 / 3)

《在廣東考察工作時的講話》(2012年12月7日至11日)

協同推進,就是要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我們的改革曆來就是全麵改革。我不讚成那種籠統認為中國改革在某個方麵滯後的說法。在某些方麵、某個時期,快一點、慢一點是有的,但總體上不存在中國改革哪些方麵改了,哪些方麵沒有改。問題的實質是改什麼、不改什麼,有些不改的、不能改的,再過多長時間也是不改,這不能說不改革。現在,重大改革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更需要全麵考量、協調推進。不能畸輕畸重,也難以單刀突進。對看準了的改革,要下決心推進,爭取早日取得成效。對涉及麵廣泛的改革,要同時推進配套改革,聚合各項相關改革協調推進的正能量。對看得還不那麼準、又必須取得突破的改革,可以先進行試點,摸著石頭過河,尊重實踐、尊重創造,鼓勵大膽探索、勇於開拓,在實踐中開創新路,取得經驗後再推開。

《在廣東考察工作時的講話》(2012年12月7日至11日)

社會各界、海內外都高度關注我們的改革。我們要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不動搖,增強改革的係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動下一步改革。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2年12月15日)

要堅持有效的改革路徑。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凝聚改革共識難度加大,但不改不行,改慢了不行,過於激進也不行。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尊重實踐、尊重創造,堅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促進,鼓勵大膽探索、勇於開拓,允許摸著石頭過河,要多做少說,務求實效。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2年12月15日)

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在不斷實踐探索中推進。摸著石頭過河,是富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法。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摸規律。實行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們的老祖宗沒有講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沒有幹過,隻能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反複過程,從實踐中獲得真知。我國改革開放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是先試驗、後總結、再推廣不斷積累的過程,是從農村到城市、從沿海到內地、從局部到整體不斷深化的過程。這種漸進式改革,避免了因情況不明、舉措不當而引起的社會動蕩,為穩步推進改革、順利實現目標提供了保證。摸著石頭過河,符合人們對客觀規律的認識過程,符合事物從量變到質變的辯證法。不能說改革開放初期要摸著石頭過河,現在再摸著石頭過河就不能提了。我們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失誤,一旦出現就無可挽回、無法彌補。同時,又不能因此就什麼都不動、什麼也不改,那樣就是僵化、封閉、保守。要采取試點探索、投石問路的方法,取得了經驗,形成了共識,看得很準了,感覺到推開很穩當了,再推開,積小勝為大勝。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是辯證統一的,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要在加強頂層設計的前提下進行,加強頂層設計要在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的基礎上來謀劃。我們要加強宏觀思考和頂層設計,更加注重改革的係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同時也要繼續鼓勵大膽試驗、大膽突破,不斷把改革開放引向深入。

《在廣東考察工作時的講話》(2012年12月7日至11日)

協同推進,就是要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我們的改革曆來就是全麵改革。我不讚成那種籠統認為中國改革在某個方麵滯後的說法。在某些方麵、某個時期,快一點、慢一點是有的,但總體上不存在中國改革哪些方麵改了,哪些方麵沒有改。問題的實質是改什麼、不改什麼,有些不改的、不能改的,再過多長時間也是不改,這不能說不改革。現在,重大改革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更需要全麵考量、協調推進。不能畸輕畸重,也難以單刀突進。對看準了的改革,要下決心推進,爭取早日取得成效。對涉及麵廣泛的改革,要同時推進配套改革,聚合各項相關改革協調推進的正能量。對看得還不那麼準、又必須取得突破的改革,可以先進行試點,摸著石頭過河,尊重實踐、尊重創造,鼓勵大膽探索、勇於開拓,在實踐中開創新路,取得經驗後再推開。

《在廣東考察工作時的講話》(2012年12月7日至11日)

社會各界、海內外都高度關注我們的改革。我們要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不動搖,增強改革的係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動下一步改革。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2年12月15日)

要堅持有效的改革路徑。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凝聚改革共識難度加大,但不改不行,改慢了不行,過於激進也不行。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尊重實踐、尊重創造,堅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促進,鼓勵大膽探索、勇於開拓,允許摸著石頭過河,要多做少說,務求實效。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2年12月15日)

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在不斷實踐探索中推進。摸著石頭過河,是富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法。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摸規律。實行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們的老祖宗沒有講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沒有幹過,隻能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反複過程,從實踐中獲得真知。我國改革開放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是先試驗、後總結、再推廣不斷積累的過程,是從農村到城市、從沿海到內地、從局部到整體不斷深化的過程。這種漸進式改革,避免了因情況不明、舉措不當而引起的社會動蕩,為穩步推進改革、順利實現目標提供了保證。摸著石頭過河,符合人們對客觀規律的認識過程,符合事物從量變到質變的辯證法。不能說改革開放初期要摸著石頭過河,現在再摸著石頭過河就不能提了。我們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失誤,一旦出現就無可挽回、無法彌補。同時,又不能因此就什麼都不動、什麼也不改,那樣就是僵化、封閉、保守。要采取試點探索、投石問路的方法,取得了經驗,形成了共識,看得很準了,感覺到推開很穩當了,再推開,積小勝為大勝。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是辯證統一的,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要在加強頂層設計的前提下進行,加強頂層設計要在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的基礎上來謀劃。我們要加強宏觀思考和頂層設計,更加注重改革的係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同時也要繼續鼓勵大膽試驗、大膽突破,不斷把改革開放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