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年12月30日)
中華文化是我們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們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開來,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傳統優秀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麵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要係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年12月30日)
要完善人文交流機製,創新人文交流方式,發揮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麵作用,綜合運用大眾傳播、群體傳播、人際傳播等多種方式展示中華文化魅力。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年12月30日)
我們要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和核心價值觀,加快構建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征的價值體係,努力搶占價值體係的製高點。而在核心價值體係和核心價值觀中,道德價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一個民族、一個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道德價值。如果我們的人民不能堅持在我國大地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道德價值,而不加區分、盲目地成為西方道德價值的應聲蟲,那就真正要提出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會不會失去自己的精神獨立性的問題了。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獨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製度等方麵的獨立性就會被釜底抽薪。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麵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2014年2月17日)
我們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係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要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業規章製度,完善市民公約、鄉規民約、學生守則等行為準則,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人們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4年2月24日)
禮儀是宣示價值觀、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要有計劃地建立和規範一些禮儀製度,如升國旗儀式、成人儀式、入黨入團入隊儀式等,利用重大紀念日、民族傳統節日等契機,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慶典活動,傳播主流價值,增強人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一些重大禮儀活動要上升到國家層麵,以發揮其社會教化作用。這就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4年2月24日)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要靠思想教育、實踐養成,而且要用體製機製來保障。西方國家在這方麵是很下功夫的,雖然執政的黨派不斷更換,各領風騷四五年,但他們的價值理念保持著一定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的製度設計、政策法規製定、司法行政行為等都置於核心價值理念的統攝之下。要發揮政策導向作用,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方麵麵政策都有利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轉化為具有剛性約束力的法律規定,用法律來推動核心價值觀建設。各種社會管理要承擔起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責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體現價值導向,使符合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得到鼓勵、違背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受到製約。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4年2月24日)
要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完善文化管理體製和文化生產經營機製,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現代文化市場體係來做好工作,以此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在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2月28日),《人民日報》2014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