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找人(2 / 3)

姚世才雖算半個殘疾人,但他還是閑不住的那種老莊戶。搬到老屋後,過得給自己家一樣。除了平日收拾庭院,還在老屋的房前屋後的空地上,開了點荒,整了幾小塊地,種上了一些應季的蔬菜和農作物。

雖然種的作物不多,但算算每年收獲的那些花生、芋頭、大蔥大蒜的,也讓他們兩家吃不完。富裕剩下的,大多被姚世才帶到城裏的市場上賣了,換了閑錢零花。

這樣的日子,過得不用成天算計,有吃有喝有閑錢的,人哪還有什麼不知足的。

姚世才在年前就聽表弟媳婦捎信來,說等過完年,天氣暖和的時候,她要到老屋這邊搞創作,還要在這裏住上一段時間。

自己這個表弟媳的心性脾氣,姚世才還是知道點,相識相處這麼多年,沈維蘭身上原有的那點樸實,早已隨著遲誌友身份的變化,消失殆盡了。如果沒有遲誌友這個表親的名分在當中拉扯著,他們兩家也會和外人處的差不多。

怕自己在這個表弟媳麵前落下什麼不是,過完年趁天氣晴暖,姚世才就拖著他的那條殘腿,爬上夠下地把庭院重新收拾了一番。直到自己覺著幹淨,看著敞亮,才放下心來。

沈維蘭打算好了後,就給自己的老同學匡言通打電話,說自己過兩天要到老屋那邊集中精力地搞創作,市協會那邊,說不定以後還要讓他多過去費心。

順帶著又問匡言通,現在他那邊有沒有合適的女孩子,先給她“勻”一個過來,一是給她在老屋住著做個伴,二也能幫她打理一下身邊的事情。但條件,一定是那種要懂得畫畫的,最好人聰明還要勤快點的。

匡言通一聽沈維蘭給他說的這話,就明白了,沈維蘭說別的一遝都是幌子,想向他這邊要個人才是主要的。他心裏不禁就來了點小氣。

沈維蘭到老屋專心去創作,表明了她對這次活動的高度重視,且態度非常明確。無論怎麼講,他匡言通都應該盡力支持才是。協會那邊對他來說,都是可去可不去的,他隻是個副會長,協會裏好幾個副會長,缺了他,地球都照轉圈。但沈維蘭讓他找個女孩子作伴,這事兒就不好辦了。

沈維蘭搞創作,又不是一天兩天能完的事兒。匡言通想想自己的身邊,除了學院裏的學生,就是身邊業餘收的這幾個孩子。學院裏的學生都在學習,哪個有時間全身跟著去伺候她的。再說他身邊帶的這幾個孩子,上課都是按小時收費的,讓人家到她那裏去,這不是說著玩兒的麼。

沈維蘭那口氣,也就是硬強硬地給他下個命令。找人這事兒,看樣子沒什麼好商量的,他辦不辦的,都得必須想法子給她解決了。

愁人的是,對要找的人,要求還那麼苛刻,什麼聰明、勤快的,他教的孩子,都是些畫畫的,聰明不聰明、勤快不勤快的,這一個人一個看法,誰知道哪個能達到她的要求。

匡言通氣過了便是愁,抱著電話憂憂地坐那裏,心裏權衡了好一會兒。

自從沈維蘭的社會地位處在敏感期,匡言通的神經,也跟著敏感起來。

以前他們兩人之間的交往,都是那種簡單的純純的,現在,隻要沈維蘭一給他說點啥,匡言通就要坐在那裏,來回地猜思一番。他的思想,也跟著沈維蘭的身份一起變複雜了,拿不準的時候,還要在心裏磨嘰老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