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邁啪地一個立正道:“完美的選擇。我相信,何司令收到日軍降書的一刻,一定是貴國自晚清以來最值得榮耀的一刻,我提前預祝受降儀式取得圓滿成功。”說著,看了何應欽一眼,何應欽點頭致謝。
魏德邁緊接著也用生硬的中文道:“對了,委員長,我跟你說過多少遍的改變中國交通規則一事,必須馬上實施了。”
蔣介石道:“好的,好的,就按你所說,由靠左改成靠右行駛。”
數千年來,中國行人及路上交通工具都是靠左行走的,與英國、日本等國相同。抗戰時期,在中國使用的車輛絕大多數是美製的汽車及卡車,其設計是靠右行駛的左舵輪,而英製車輛為右舵輪。這種情況造成了不少意外的交通事故,為此,魏德邁向蔣介石建議,人車改為靠右行走。蔣介石想答應,卻遭到英國駐華大使薛穆等人的攻訐與阻撓,一直沒能實施,這次,魏德邁舊話重提,見蔣介石親口應承下來,總算心裏一塊石頭落了地。
直到和魏德邁交談畢,蔣介石似才看見了禮堂盡頭的毛澤東一般,他大步向毛澤東走來,而毛澤東也大步向蔣介石迎去。兩人臉上都帶著微笑,心裏卻似打翻了調味瓶,五味雜陳……
一些過去的曆史、場麵,似拉洋片般,同時在他倆的腦海閃過,耳際,也充斥著彼此叫囂的聲音——
1927年4月12日,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反動派背叛革命,使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毀於一旦,無數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被萬惡的國民黨反動派開槍射殺,血流成河……
蔣介石當時是這樣瘋狂叫囂的:“……我所抱打倒共產黨主張,在廣州即欲實行,不是今日始有此決心,惟在廣州苦於說不出口,又恐勢力不敵,致國民黨亡於我蔣某之手,故忍痛至今……”
毛澤東則針鋒相對地下了戰書:“……中國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政治代表蔣介石,大家知道,是一個極端殘忍和極端陰險的家夥。對於人民是寸權必奪,寸利必得。我們呢?我們的方針是針鋒相對,寸土必爭。我們是按照蔣介石的辦法辦事。蔣介石總是要強迫人民接受戰爭,他左手拿著刀,右手也拿著刀。我們就按照他的辦法,也拿起刀來……”
於是便有了周恩來、賀龍、朱德八一南昌武裝暴動,打響了反對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又有了井岡山上朱毛領導的紅色武裝割據,有了紅軍兩萬五千裏長征……再往後,沈陽,張學良帶東北軍離開家鄉,大帥府的青天白日旗緩緩落下,取而代之的是日本膏藥旗;華北,何應欽與梅津美治郎簽訂了臭名昭著的《何梅協定》……
民族危亡之機,蔣介石卻仍然在喊:“……中國亡於帝國主義,我們還能當亡國奴,尚可苟延殘喘。若亡於共產黨,則縱為奴隸,亦不可得……攘外必先安內,一統方能禦侮,未有國不能一統而能取勝於外者……”
魏德邁啪地一個立正道:“完美的選擇。我相信,何司令收到日軍降書的一刻,一定是貴國自晚清以來最值得榮耀的一刻,我提前預祝受降儀式取得圓滿成功。”說著,看了何應欽一眼,何應欽點頭致謝。
魏德邁緊接著也用生硬的中文道:“對了,委員長,我跟你說過多少遍的改變中國交通規則一事,必須馬上實施了。”
蔣介石道:“好的,好的,就按你所說,由靠左改成靠右行駛。”
數千年來,中國行人及路上交通工具都是靠左行走的,與英國、日本等國相同。抗戰時期,在中國使用的車輛絕大多數是美製的汽車及卡車,其設計是靠右行駛的左舵輪,而英製車輛為右舵輪。這種情況造成了不少意外的交通事故,為此,魏德邁向蔣介石建議,人車改為靠右行走。蔣介石想答應,卻遭到英國駐華大使薛穆等人的攻訐與阻撓,一直沒能實施,這次,魏德邁舊話重提,見蔣介石親口應承下來,總算心裏一塊石頭落了地。
直到和魏德邁交談畢,蔣介石似才看見了禮堂盡頭的毛澤東一般,他大步向毛澤東走來,而毛澤東也大步向蔣介石迎去。兩人臉上都帶著微笑,心裏卻似打翻了調味瓶,五味雜陳……
一些過去的曆史、場麵,似拉洋片般,同時在他倆的腦海閃過,耳際,也充斥著彼此叫囂的聲音——
1927年4月12日,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反動派背叛革命,使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毀於一旦,無數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被萬惡的國民黨反動派開槍射殺,血流成河……
蔣介石當時是這樣瘋狂叫囂的:“……我所抱打倒共產黨主張,在廣州即欲實行,不是今日始有此決心,惟在廣州苦於說不出口,又恐勢力不敵,致國民黨亡於我蔣某之手,故忍痛至今……”
毛澤東則針鋒相對地下了戰書:“……中國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政治代表蔣介石,大家知道,是一個極端殘忍和極端陰險的家夥。對於人民是寸權必奪,寸利必得。我們呢?我們的方針是針鋒相對,寸土必爭。我們是按照蔣介石的辦法辦事。蔣介石總是要強迫人民接受戰爭,他左手拿著刀,右手也拿著刀。我們就按照他的辦法,也拿起刀來……”
於是便有了周恩來、賀龍、朱德八一南昌武裝暴動,打響了反對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又有了井岡山上朱毛領導的紅色武裝割據,有了紅軍兩萬五千裏長征……再往後,沈陽,張學良帶東北軍離開家鄉,大帥府的青天白日旗緩緩落下,取而代之的是日本膏藥旗;華北,何應欽與梅津美治郎簽訂了臭名昭著的《何梅協定》……
民族危亡之機,蔣介石卻仍然在喊:“……中國亡於帝國主義,我們還能當亡國奴,尚可苟延殘喘。若亡於共產黨,則縱為奴隸,亦不可得……攘外必先安內,一統方能禦侮,未有國不能一統而能取勝於外者……”
這一局麵,到了西安事變後才有所改觀,然而抗戰期間,國共再次摩擦不斷,皖南事變,顧祝同的軍隊開槍,頓時,新四軍將士死傷無數,血染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