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見仁見智(1 / 3)

然而,丁亨利的回信卻讓我失望,他根本不認為有人在挑撥,反倒指責了一番帝國的言而無信,背信棄義。更讓我失望的是,他這些指責帝國的話並不是捏造。不過,也有讓我欣慰的事,丁亨利同意我對戰局的看法,對我提出的歸還何從景,兩軍重新談判以求諒解的提議十分讚同,說他會竭力促成此事。

和平,無論如何都比戰爭好。

然而和平的腳步卻又實在太艱難了。我向帝君上奏折,要求以何從景為籌碼談判停戰,恢複當初談定的立憲製,說好的共和軍享有的權利一律不變,帝君雖然有些不情願,但在我數次陳說利害下,他最終還是同意了。趁現在火勢尚未蔓延,還不至於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和談還是有希望的。

共和軍回應了。可是,與我想的不同,雖然何從景被帝國活捉,共和軍反倒提出更苛刻的要求,甚至要求修改國號,去帝號,帝君隻能作為特殊人物在國家享有優待。

共和軍的強硬出乎我的意料。然而我知道這樣的結果也一定是丁亨利苦苦爭取方才得來,我也希望不要再有戰爭,所以不論共和軍提出的條件有多麼苛刻,我仍然一步步談判,該還的還,隻希望達成一個共和軍和帝君都能同意的條件。

七月,正在談判過程中,後方傳來的一個消息徹底打破了我的幻想。久無舉動的尊王團在帝都又發動了一次運動,趁亂刺殺了何從景。

消息傳來,最後一線和談的希望破滅,戰火重開。這是帝國自新四年、共和元年七月的事,這一年,張龍友晉升為太師,正式成為帝國最有權勢的人,而文侯重新被貶為侯爵,文公的爵位給了蒲安禮。讓我哭笑不得的是,十二月,在命令帝國軍全麵出擊之時,也就是我二十九歲的最後一個月裏,拜帥令正式下達,我成為帝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元帥。這個曾經的夢想變成現實時,我卻隻感到像是嘲諷。我從來沒有過如此努力地去做一件事,但在徹底失敗的同時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榮譽。同時,邵風觀、畢煒、鄧滄瀾三人同時升為上將軍。這時帝君也正式提出要我迎娶十九公主的事,但我以郡主為理由而拒絕。

此時帝國軍的神龍炮經過改良,威力又有了提升。雖然仍舊比不上共和軍的神威炮,卻不再有天壤之別了。自新五年、共和二年三月,我正在抵禦共和軍的新一輪攻勢,傳來一個消息,文侯逃亡入狄,地軍團與風軍團立刻返回征討。

回到帝國後,整編了部隊,我和邵風觀率地風聯軍五千人進入沙漠,經過激戰,活捉了文侯。然而,在這一戰中發生了很多事:我的百辟刀在與葉飛鵠對刀時碎裂,小王子則在與隨文侯出逃的武昭老師對槍時槍挑武昭老師,而地軍團的參軍簡仲嵐竟然要殺我。

帝君現在正倚仗我,他不會殺我。要殺我的,隻有因為我拜帥後權位逼近他的張龍友。張龍友要做的,是加強帝君對帝國的控製權,然而我作為帝國元帥,率先反對任何人獨斷,在張龍友眼裏,我就是他控製地軍團的最大障礙了。

然而,丁亨利的回信卻讓我失望,他根本不認為有人在挑撥,反倒指責了一番帝國的言而無信,背信棄義。更讓我失望的是,他這些指責帝國的話並不是捏造。不過,也有讓我欣慰的事,丁亨利同意我對戰局的看法,對我提出的歸還何從景,兩軍重新談判以求諒解的提議十分讚同,說他會竭力促成此事。

和平,無論如何都比戰爭好。

然而和平的腳步卻又實在太艱難了。我向帝君上奏折,要求以何從景為籌碼談判停戰,恢複當初談定的立憲製,說好的共和軍享有的權利一律不變,帝君雖然有些不情願,但在我數次陳說利害下,他最終還是同意了。趁現在火勢尚未蔓延,還不至於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和談還是有希望的。

共和軍回應了。可是,與我想的不同,雖然何從景被帝國活捉,共和軍反倒提出更苛刻的要求,甚至要求修改國號,去帝號,帝君隻能作為特殊人物在國家享有優待。

共和軍的強硬出乎我的意料。然而我知道這樣的結果也一定是丁亨利苦苦爭取方才得來,我也希望不要再有戰爭,所以不論共和軍提出的條件有多麼苛刻,我仍然一步步談判,該還的還,隻希望達成一個共和軍和帝君都能同意的條件。

七月,正在談判過程中,後方傳來的一個消息徹底打破了我的幻想。久無舉動的尊王團在帝都又發動了一次運動,趁亂刺殺了何從景。

消息傳來,最後一線和談的希望破滅,戰火重開。這是帝國自新四年、共和元年七月的事,這一年,張龍友晉升為太師,正式成為帝國最有權勢的人,而文侯重新被貶為侯爵,文公的爵位給了蒲安禮。讓我哭笑不得的是,十二月,在命令帝國軍全麵出擊之時,也就是我二十九歲的最後一個月裏,拜帥令正式下達,我成為帝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元帥。這個曾經的夢想變成現實時,我卻隻感到像是嘲諷。我從來沒有過如此努力地去做一件事,但在徹底失敗的同時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榮譽。同時,邵風觀、畢煒、鄧滄瀾三人同時升為上將軍。這時帝君也正式提出要我迎娶十九公主的事,但我以郡主為理由而拒絕。

此時帝國軍的神龍炮經過改良,威力又有了提升。雖然仍舊比不上共和軍的神威炮,卻不再有天壤之別了。自新五年、共和二年三月,我正在抵禦共和軍的新一輪攻勢,傳來一個消息,文侯逃亡入狄,地軍團與風軍團立刻返回征討。

回到帝國後,整編了部隊,我和邵風觀率地風聯軍五千人進入沙漠,經過激戰,活捉了文侯。然而,在這一戰中發生了很多事:我的百辟刀在與葉飛鵠對刀時碎裂,小王子則在與隨文侯出逃的武昭老師對槍時槍挑武昭老師,而地軍團的參軍簡仲嵐竟然要殺我。

帝君現在正倚仗我,他不會殺我。要殺我的,隻有因為我拜帥後權位逼近他的張龍友。張龍友要做的,是加強帝君對帝國的控製權,然而我作為帝國元帥,率先反對任何人獨斷,在張龍友眼裏,我就是他控製地軍團的最大障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