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見仁見智(3 / 3)

南武公子如是說。然而我知道,南武公子這一席話隻怕半真半假,天法師被殺是確鑿無疑的,但天法師讓我們火並的計劃,恐怕經過南武公子修改後正一步步成為現實。隻是現在丁亨利不會再相信我了,最後一線和解的希望也破滅了,戰火重新開始。

此時,共和軍的實力已經占了上風,而屋漏偏逢連陰雨,孤懸海中的海靖省都督,海靖伯孫琢之突然間宣告獨立,不再聽從帝國命令。與之東西相應,西府軍都督,司辰伯陶百狐宣布天水省獨立。

海靖省是海上門戶。孫琢之獨立後,水軍團已無法再從海上長驅直入,進攻五羊城了。天水省則是西北門戶,陶百狐一獨立,西北諸省與帝國失去聯係。他們都是受到共和軍的策反。當初文侯解決了陶守拙,依靠的就是陶百狐的力量。當時陶百狐受到文侯製約,一直不敢有妄動,現在文侯已成故人,他受共和軍策反自不奇怪。隻是世鎮海靖的孫琢之也會獨立,實在令人難以相信。

壞消息接連不斷。自新八年,也就是共和五年的五月,狄人以為文侯和沙吉罕報仇為名大舉入關,實力大不如前的青月公再不能守,被狄人全線突破,防線徹底崩潰,青月公闔家自焚而死。同月,句羅島宣布與帝國絕交,改奉共和國為正朔。

句羅是帝國最為忠實的藩屬,每當句羅有難,帝國也不惜一切代價援助。連句羅都背棄了帝國,我也似乎看到了帝國的末日。隻是,我仍然不願就此放棄,我仍想做最後一搏。

連年征戰,共和軍的力量同樣快到了盡頭。如果我能消滅掉丁亨利所率領的共和軍主力,南武公子就再沒有手段。為了這個近乎狂妄的目的,我和五德營統領一起殫精竭慮,計劃了一個既恢宏又異想天開的戰略。

徹底消滅丁亨利!也隻有徹底消滅了他這支勢力,這個世界才能和平。自新八年底,這個計劃終於付諸實施了。

“丁亨利軍動向如何?”

看著桌上的一幅地形圖,盡管知道不會有別人偷聽,我還是壓低了聲音。

楊易的眼睛因為好久沒睡有點紅。他指著地形圖上的一點道:“正在此處。”

“發現我們的目的了嗎?”

“應該沒有。”

征戰十多年,這個戰略是我有生以來最為大膽,也最為瘋狂的一個,可能也是有史以來最瘋狂的計劃了。地軍團四萬多,對丁亨利統率的七萬共和軍主力,卻要將他們一網打盡。豈止丁亨利不會想到,連我們都有點不敢相信。

我的計劃,是將共和軍引入大江中遊的對馬山和屏風山一帶的墜星原,借地形之利消滅他們。

當初帝國與共和軍第一次同盟,陸經漁因為不願回歸帝國,於是率舊部盤踞此地,屢次偷襲帝國補給,就是在此地被我帶領首次上陣的地軍團鐵甲車隊擊敗。我還記得那一次陸經漁引以為傲的鐵騎軍被鐵甲車追殺殆盡時,他嗒然若失的樣子。那一次,他告訴我,屬於他的時代過去了,接下來將是屬於我的時代。現在就是在這個地方,我與陸經漁最得意的弟子又開始了一次決戰,這也將決定接下來的時代屬於誰的問題。

戰爭就是如此。我定下最後一個細節時,心裏沒有一絲欣喜,卻隻有失望乃至絕望。我的眼前看不到一絲光明,當初武侯陣亡前所說的“不仁者天誅之”六個字,時時在我耳邊回響。我一直引以為戒,可是漸漸地,我自己也成為一個自己不願意成為的“不仁者”。

自新八年十二月三十日,地軍團已到了對馬山麓。既要佯裝不支,騙過丁亨利,又不能裝得太過分,以至於弄假成真,當真一路潰敗下來。可是,要騙過丁亨利談何容易,到了這裏,幾乎已經耗盡我的精力。

盡管是誘敵之計,但為了讓丁亨利落入圈套,地軍團一路的損失也不小,我甚至不得不讓一些人去送死,而為了不走漏風聲,我連那些接受任務的下級軍官都沒有透過口風,他們隻以為是接受命令伏擊。每次看到他們領命出去,我就恨不得想砍上自己一刀。

這一戰結束,和平來臨時,我就拒絕一切封賞,去做一個教官吧,但首先要讓帝君同意不問共和軍將領的罪。一切戰爭都是毫無意義的,應該永遠消滅的正是戰爭本身。不管是不是因為我,那些戰死了的五德營弟兄,他們在死後會不會責怪我?也許僅僅是覺得我指揮有了點失誤,更多的隻是埋怨自己命運的不公吧。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每次一想就讓我有些無地自容。

曹聞道忽然道:“統製,丁亨利進去後,若是發覺不對,不顧一切地衝出來,又該如何?”

我道:“這樣的話他非丟下一半人以上的屍首不可。丁亨利不是這種人,老曹你放心吧。”

將者有很多種,有些為了勝利不擇手段,根本不會顧及士兵的士活,但我和丁亨利都不是這種人。正因為丁亨利知道我不是這種人,所以那些被我派去送死的小隊他是看不出破綻來的。現在丁亨利馬上就要進入墜星原,一旦入內,他就再沒有翻本的手段了。勝利就在眼前,我也不希望丁亨利做出這種魚死網破的事來。

曹聞道想了想,道:“統製,我覺得你還是太忠厚了。現在還來得及在墜星原埋設地雷,統製,埋吧,省得夜長夢多。”

埋設地雷是廉百策提出來的,學的正是當初文侯指揮帝都保衛戰的故智。說實話,在墜星原埋設地雷,再推上引火之處,確實是條好計,可是這樣做的話太殘忍毒辣了,是要把丁亨利一部斬盡殺絕。我否決了這個提議,一來是擔心丁亨利發覺走上了絕路,就鋌而走險衝出來死拚,二來也實在不願殺傷如此眾多的人命。武俠臨死前感慨地說,“不仁者,天誅之”,雖然我已經是個不仁者,但我永遠都不能做出這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