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國內和國外貨品差價的懸殊,才讓一些留學生在“海龜”和“海帶”間,萌發了留在留學當地,上網當“貨郎”的念頭!
如果你身邊有外國朋友,他們肯定會對你大肆讚揚國內物價的便宜(世界名牌除外),瞧!外貿小店裏的T恤10元,還可以討價還價;城隍廟裏麵批發的珍珠墜子20元,還送一個包裝非常精美的盒子;還有支數很高的男女式襪子,3元起賣!簡直是購物天堂。土生土長的上海人聽了隻會點頭說:“是!”因為他們沒有經曆過一個月拿1500歐元的薪水,而需要花5歐元買雙厚襪子的生活。而正是國內和國外貨品差價的懸殊,才讓一些留學生在“海龜”和“海帶”間,萌發了留在留學當地,上網當“貨郎”的念頭!
點金人:
留學英國的簡和榮,把英國物價和中國一比,恨不能叫父母寄隻母雞,這樣就不用買雞蛋了。本來隻為改善生活的他們,一步步地,居然就賺了錢。
第一步:省錢,寄來種子自種菜
簡和男友榮是在2000年自費到英國留學的,一開始兩人就在倫敦借了房子住下來。可是過了不久,簡和男友就感覺生活的艱難:昂貴的房租已經占了生活費的50%,一日三餐實在太貴,就算自己動手,國內菜場裏幾毛錢的青菜身價竟然也漲了八百多倍。以前在國內,買衣服和鞋非名牌不看的簡,竟然寫信給家裏讓寄些菜種子來,這樣可以在房子外麵的花園裏種些自己吃的蔬菜,如果可以讓家寄老母雞的話,簡就能大大節省買雞蛋的費用了。
畢竟,在國內賺錢的父母難以供應英國昂貴的開支,幾個月後,簡和榮從倫敦搬到離倫敦有些距離的小城coventry。隨後,榮還在倫敦的麥當勞餐廳兼了一份餐廳收銀的職務,兩人的經濟情況漸漸開始好轉。
第二步:回國,買齊電器必需品
2002年的時候,兩人趁聖誕假期回上海。在父母的陪伴下,兩人到浙江義烏和桐廬玩了一遭,最後到了小商品市場,兩人差點樂傻。看,那個包裝不錯的烘幹機,人民幣35元,還有講價的餘地;那個烤麵包機,人民幣40元,還有折扣;那個取暖器,簡一直舍不得買的,這裏才賣一百多元。最讓簡和榮吃驚的是,在這些地方的小攤位上,竟然有各國的國旗出售,這些國旗都是當地居民過聖誕節時掛在自家車上的,可以說是每家必備的聖誕用品,在英國的正規商店裏的售價是12英鎊左右,就算是自由市場也要賣1~2英鎊,而在那裏才要5角錢。攤位的老板告訴簡和榮:這是外銷多餘下來的產品,隨便賣賣的。簡和榮看暈了!趕緊選了一些在天氣寒冷潮濕的coventry裏用得上的小家電帶回去。
第三步:采購,房東眼都看直了
沒有做生意頭腦的簡和榮大包小包地把烤麵包機、烘幹機等背到coventry的時候,隻是想自己用。沒想到,房東對他們的小家電非常感興趣,左問右問,為難之際,他們幹脆訂了一份清單,把凡是在coventry用得著的小家電讓家裏集中到義烏采購一次。幾個月後,一個大木箱帶著大大小小十幾種小家電堆在了簡和榮的房間裏,核算了運費後,簡和榮把每樣小東西都標上了價格:烘幹機20英鎊,熱水壺15英鎊、麵包機22英鎊。先讓房東來挑,這下把房東的眼睛都看直了。剩下的東西,兩人一合計,在網上出售,就這樣,一千多英鎊賺好了。
現在簡和榮都畢業了,簡在英國一公司做文職,而榮就在家裏專心經營他的網絡小鋪。因為英國的天氣寒冷而潮濕,榮就專門出售諸如烘幹機等小的家用電器,每逢聖誕節,榮還在網上出售從義烏訂來的國旗和聖誕樹上的小裝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