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一切,在吳國歸順齊國後都變了,吳國的暴民很快就被齊國的軍隊安撫下去,不錯,是安撫。
一直到現在,回想起那一切,楊辭都覺得不可思議,齊國軍隊威名赫赫,但他們沒有殺死一個無辜百姓,而是輕而易舉地,就招降了那群暴民的首領,將那些打殺了不知多少豪門士族、劫掠了不知多少財物的暴民收編入伍。
而在那之後,吳國變成了垣吳省,所有欺壓百姓的貴族都被押入牢獄,齊國派出了新的官吏管理垣吳省的一切,在短短的兩個月內,吳國就變了一副模樣,雖然遠遠無法與齊國相比,但楊辭和他父親都能看到,死水一潭的吳國,煥發了新的生機。
看到家鄉越來越好,楊辭怎能不高興?在知道他這樣的身份也可以參與齊國的科考,能憑借著才華出人頭地後,楊辭就毫不猶豫地參與了考試。
而如今看到的一切證明,他的選擇沒有錯,齊國遠比他想象的要好,再沒有哪一位君主,能比齊國的皇帝更看重百姓,聽說將來齊國各地都會建起這樣的興文館,他的家鄉垣吳省各州府也能建一個,楊辭心中又是百感交集,隻覺得吳國能並入齊國,他能成為一個齊國人,實在是此生最大的幸事!
他這般感慨著,興文館大門前,卻響起了一陣鞭炮聲。
楊辭沒防備,被嚇了一跳,等他回過神來時,卻發現書館內的人都在往外走,隻有他捧著書不明所以地站在那兒。
稍傾,同行的舉子發現他站在那兒不動,連忙拉著他往外走,邊走邊道:“忘了同你說,今日是端午節,宮裏會在興文館門口發粽子,去晚了可就沒了!”
宮裏給發粽子?楊辭沒料到還有這種好事,忙跟在同伴後頭往外走去。
不同於他們剛剛進來的時候,此時的興文館門口已經架起了一個攤子,旁邊擺了五隻放滿了粽子的木桶,有幾名身著青色衣裙的少女站在攤子前給百姓們分發粽子。
楊辭聽見周圍不斷傳來考生的談論聲。
“去歲天子將會試改在端午後兩日,興文館前便有人分發粽子,沒想到今年也有。”
“我看啊,以後想必是年年都有了!”
“這粽子寓意極好,諸位兄台吃了粽子,今年必定高中!”
“哪裏哪裏,賢弟也定能高中。”
……
由於楊辭他們就在興文館內,因此出來以後排到了前頭。楊辭一邊聽著周圍舉子的議論,一邊抬頭,目光越過前邊排隊的十幾人,落在了那名正分發粽子的女子身上。
那女子也是一身青衣,發髻上插了一根翡翠簪子,垂下的流蘇在風中不時晃動,她容貌秀美,膚色雪白,一顰一笑輕靈脫俗,楊辭看著看著,竟呆住了。
這時候,同伴輕輕拍了他肩膀一下,他回過神來,對上同伴調侃的目光,窘迫地紅了耳朵,遲疑地問道:“那戴著簪子的女子,瞧著像是大家閨秀,怎麼會站在那裏,她不在意名節麼?”
同伴笑道:“賢弟出身垣吳省,想必還不知道我大齊民風有多開放,莫說隻是站在街頭送個粽子,就是那些酒樓茶館街頭小攤,也有不少出身名門的女子回去光顧。”
楊辭聞言,直道自己孤陋寡聞,隻是心中對齊國的歸屬感更強了,他家中有個堂姐,出嫁後一直受婆家欺負,卻因懼怕流言蜚語不敢合理,可如今他們都是齊國人了,齊國鼓勵寡婦再嫁,連未出閣的女子都能肆意上街遊玩,他姐姐再也無須怕了,等這次回家,他就力勸堂姐與那人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