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這麼多魚,我們怎麼吃得完?這些魚是怎麼進去的?”阿昊又驚又喜的問。
“估計是因為簍子裏麵裝過不少糧食,有食物的味道,並且我昨天在這個位置洗過鍋碗,水裏大約也是有點食物吧,這些魚貪吃才擠進來的。簍子口麵上的那些樹枝原本就紮得不嚴實,有些縫隙,沒想到卻給魚留下了進來的通道,隻不過進來了卻難得出去了。隻是這天又熱起來了,這麼多魚還真不好辦。”耿秋說著,有些難辦的看著這麼一大簍子的魚。
“管它呢,先把這幾條鯽魚殺了去煮湯,其他的先放著,等我們吃飽再說。”阿昊蠻不在意的說。
鯽魚湯煮的濃濃的,象牛奶一樣,兩人邊喝湯邊吃餅,還給阿牛也喂了小半碗湯,一家三口算是吃了這段時間來的最鮮美的一頓。吃飽後,耿秋也想到辦法處理這一簍子的魚了。
先全部殺掉醃製起來,魚頭隻有全部丟掉了,淨魚肉都裝了滿滿兩盆子呢。因為這些魚,他們打算在此地休息一天。白天,阿昊就四處亂竄,不過他也有收獲,又摸到幾個鳥蛋。還找到了一大片野生艾葉及一些野菜。
“快要端午節了啊。”耿秋看著阿昊找回來的艾葉感歎道。他想起了現代的生活,每年的端午節,他家鄉家家戶戶都會弄些艾葉放在家門口這個習俗。而且艾葉還可以做艾葉粑粑,很香很好吃,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可是現在沒糯米,更沒有什麼可用的工具,可惜了這些新鮮的艾葉。
“我們可不可以弄些艾葉曬幹了去賣?”耿秋想著阿昊說的那邊有一大片就問道。
“能吧,艾葉是一種藥材,據我所知,有止癢除蟲的效用,以前我也見過家裏用艾葉熏屋子,隻不過艾葉應該很便宜,賣不了幾個錢。”阿昊卻說。
“哦。”耿秋一聽值不了多少錢,就沒了興趣,不過還是讓阿昊去采了一大抱回來,閑著也是閑著,帶在身邊曬幹了,以後總有用處。
“過端午要吃粽子嗎?”阿昊卻又問。
“到哪裏去吃粽子?”耿秋沒好氣的回問,兩個窮鬼,四處是用錢的地方,還不知道家在哪兒呢,還想吃粽子。
“我就是問問嘛。”阿昊也知道現在的景況不好,連忙笑道。
“行了,吃完晚餐早點休息吧,明天等我熏製好魚,咱們就快點趕路吧。”耿秋說完,快速的弄晚餐。今天他們其實也累了一天,他得找熏製魚塊的樹枝,製些簡單的用具,七七八八的這麼一忙碌,一天也過得挺快呢。
晚餐依舊是魚湯,不過還煮了一鍋糙米飯,阿牛依舊喝他的米湯,剩下的粥就留給了阿昊,耿秋自己就著魚湯吃糙米飯,他知道這種米飯阿昊並不喜歡吃,但是精米他們買不起,其實糙米飯也不是大家都吃的起的食物。
第二天一大早,耿秋就起來開始準備熏製魚塊,經過一天一夜的醃製,魚塊已經醃得很好了,水份基本上全瀝出來了,洗幹淨後再瀝幹水,攤在一邊曬著。耿秋以前見過一個湖南的鄰居在院子裏熏製魚和肉,就是這樣弄的,而且那時候是夏天,鄰居還送給他幾塊魚和一塊肉,他吃過,味道不錯。
當時,那鄰居還說:“要是有我們老家的一種樹枝,熏製的會更加香。”正巧他在這裏就找到了這種樹。通過昨天一個大下午的準備工作,他這兩盆的魚塊熏製的起來,也比較簡單,而且相當成功。除了黑了些,味道聞著就香。他和阿昊各自嚐了嚐,都覺得很好吃。熏製好的魚塊他估計有個七八十斤重呢,足夠他們吃好久了。
剩下的小魚就準備直接曬幹,曬幹的小魚也可以保存很久的。現在天氣好,邊走邊曬,兩天時間完全可以曬幹。他昨天也找到了一種細藤條,今天把這些小魚穿成一長串一長串的,係在簍子邊上,兩人忙碌了小半天,才把盆子裏的魚全部都弄好了。
看著弄好的魚塊和簍子上係著的一串串的小魚,阿昊笑嘻嘻的說:“秋哥,秋哥,你好能幹哦。這麼多魚,我們可以吃好久了。這下子不怕沒菜吃了。”
阿昊和耿秋兩人有時候,一連幾天光吃點糙米粥就點鹹菜幹,畢竟出門在外,有時候連續幾天也找不到新鮮的野菜,能搞飽肚子已是不錯了,哪裏還能想著有菜吃。在這古代,食物是最重要的,耿秋一路上早就見識了古人的貧窮。現在的他對食物也十分的看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