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番外(3 / 3)

“就是,可把耿秋忙壞了,又要請先生辦法事,又要照老太太,還要安排酒席,還要當孝子賢孫的。好不容易把老耿頭送下了地,自己也累壞了。”一老太太冷笑著說。這裏的人都是看著耿秋長大的,多少有些感情,更因為知道他偏心,連自己電話都不告訴耿秋,生怕別人知道他還有個兒子似的。對自己的親生子,對自己的親生父母,都沒什麼感情的人,這些老人可一點都看不起他,所以說話就格外不客氣。

耿爸又羞又惱的被村裏的老人們指指點點了好久,簡直就象是被剝光了衣服曬在太陽下,丟盡了臉麵,最後才知道耿秋和老太太到縣人民醫院去了。

等耿爸帶著兒子老婆跑到縣人民醫院,卻連個人影也沒找到。兜兜轉轉了好幾天,才知道,耿秋帶著老太太又回家去了,原來老太太不肯住院,她怕死在外麵。反正年紀一大把了,有病就硬挺著,了不起請人打個針吃點藥,沒一個人住院的,村裏老人都這樣的,挺不過去就完事。她現在也不怕死了,就怕死在外麵,連家都回不了。這裏有個傳統,人如果死在外麵,屍體是不能回家的,就算是辦喪事也隻能陳屍在大門口,但這樣對於老人們來說,就表示有家不能歸了。所以老人們如果生病的,覺得自己拖不過了,不管有沒有錢,都是不願意去醫院的,都是在家裏等死。

這是耿秋第一次見到他名義上的父親,兩父子見麵,場麵有點尷尬,耿秋甚至沒有主動打招呼。耿秋爸先是看了老太太,但老太太居然不理他還不說了,連耿聰也沒理,很顯然對他們一家人意見大了。

“媽,我這不是忙嗎,在國外呢,一接到消息就趕回來了。”耿爸心虛的說。

老太太閉著眼,連吭都沒吭一聲,她心裏已經不在乎了,反正這回她也明白了,兒子也好小孫子也好,都離得遠遠的呢,心也不在這裏。她的身後事,她也知道耿秋是一定會辦好的,能有個象老頭子這樣的後事,她就滿足了。以後逢年逢節的,也隻有耿秋能給她與老頭子燒點錢紙,她就不指望兒子與小孫子了。人家也肯定不會記得辦。

沒有得到老媽的回應,耿爸把怒氣都撒到耿秋身上了,指著他大罵道:“你也是三十多的人了,這麼大的事,就不知道通知我。我知道你對我有意見,但我對得起你,也把你養大成人了。”

耿秋看都懶得看他一眼,更沒有理他,隻是沉默的到廚房去做飯了,他肚子餓了,這十多天時間,也把他累壞了,不管是真心也好還是假意也好,他可是真正的操辦了一場大事。在農村,老人的喪事都辦得極隆重,況且他家還比別人家格外有錢,更加要大辦,好多事情都是老太□□排他辦的,不辦都不行。

見兒子理都不理自己,耿爸氣得直發抖,又有小兒子和老婆在一邊添油加火的,越發令他覺得看不上耿秋,於是又是一陣大罵。

耿爸沒想到的是,他這麼一通大罵,倒是把村裏的一些老人給招過來了,本來有些人就是存著心看熱鬧的。見到他這樣對耿秋,早就有人忍不住,你一句我一句的把他們一家三口給好好的擠兌了一頓。最後老太太發火了,把他們一家三口給趕出去了。

耿秋倒是沒發火,對於這樣的人,他才懶得理睬呢,況且這還不是他的父親,可以說與他也沒什麼關係。他煮了粥,弄了兩個小菜,和老太太兩人吃飽了肚子,就休息了。

耿爸也不好就這樣走,第二天倒是又回家來了,又帶著小兒子和老婆去給老爺子上了墳,見耿秋連飯都沒做他們,老太太又不理他們,就灰溜溜的走了。

他們走後,老太太不知想到了什麼,非要耿秋立馬到山上去找那個曾經幫他們家人算命的老道士,老太太身體不好,自己已經無法親自上山了。耿秋一點兒也不想去,但老太太見他不去,就一副自己爬都要怕上山的架式。耿秋無法,隻好上山。

結果老道士是沒找到,卻在半路見到個扭傷腳的年輕人。看著這個年輕人,耿秋差點驚叫起來。百轉千回,他怎麼也沒想到,會在這個偏僻的小地方,見到一個與阿昊長得一模一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