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原來在軍隊裏麵搞特情工作,後來轉業了在地方幹過一段時間的政工,教育我半個小時,縱橫捭闔,旁征博引,沒有一句話是重複的,態度和藹不失威嚴,語氣堅定不容置疑。我提煉了他這樣幾個觀點:
一、不能這樣做。無論如何,無論什麼年代,未婚同居,有悖傳統禮教,你畢竟是中國女孩子,一旦這個人走了,回國了,你們毫無結果,你讓外人怎麼看?你以後還怎麼找對象?
二、不能這樣做。無論這是不是讓?保羅的要求,你跟他住在一起,十有八九也是因為對他大老遠回中國來看你而感恩,但是這是你的底牌,你的底線,你最寶貴的東西,你不能用這個去償還他。換句話說,這種交換,對你來講不公平。
三、不能這樣做。你不要看別人住在一起,你覺得時髦好奇,你也去效仿。我說了,不能因為所有人做這樣的事情,它就是合理的,這種事兒就是荒唐,再多的人做,也是荒唐。
總之一句話:不能這樣做!
“您說完了?那我說。”
“行啊,我聽著呢。”
———————我是最佳辯手的分割線———————
辯論這個東西有一些技術,尤其是跟家裏人嚴肅地辯論。
有一條最為重要,抓住他細小的不留心的錯誤,將之無限誇張擴大,過程中投入深厚的感情,表現出你被冤枉的委屈和痛心。我爸最大的錯誤發生在他的第三個論點上:他認為我覺得未婚同居是時髦的,因此好奇,去效仿。爹你功虧一簣。
“爸,放下這件事情不談,原來這麼多年我在你的心裏就是這麼一個素質和水平。這麼多年你嚴於律己,言傳身教,你讓我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一直在一個健康正麵的環境裏麵成長生活工作——可是,你認為我會對這種事情好奇,想要去模仿別人——爸,你這麼說,我挺難過的。”
其實我一點都不難過,我充滿感情,欲揚先抑的序言結束,正朝氣蓬勃地準備切入主題。
辯論的時候還有一個要點,我想很多同學也是有過實踐經驗的,那就是:切忌被對方牽著鼻子走。我爸拿傳統禮教來說我,那我毫無辦法。中國傳統禮教告訴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入,對不起,在這個問題上,夫子不站在我這邊。他還分析我是對JP感恩,妄圖混淆視線,孩子一旦迷糊,很容易就跟著走了。
那麼從哪裏說呢?有一句話說得好:有錢難買我樂意。
“爸,我這麼大了,你說,我為了什麼活著?我為了別人說我好來活著,還是為了我自己高興來活著?
“不偷不搶,跟喜歡的人住在一起,更多地了解他,更多地讓他了解我,為我們之間的未來尋找更多的可能性,做更多的準備,我哪裏不對了?
“因為我是一個中國人,所以不行,是嗎?
“你說我是因為他回中國來找我,因此感恩,那麼爸,你覺得我有那麼糊塗嗎?我分不清是我自己的感情還是感恩嗎?
“爸,我是那麼糊塗的人嗎?”
問句,充滿感情的問句非常重要!直戳對方心靈。
“爸爸,我已經想明白了。我跟他住在一起不是為了他,也不是為了別人,是為了我自己。我自己想要這麼做。
這事關我今後的生活,我今後的幸福的事情。
“退一萬步講,就算今後我跟讓?保羅不能在一起,那麼所有的後果我可以自己承擔。因為我覺得值得。
“如果你堅決反對,我當然不能惹你生氣。你不讓,我就不跟他住在一起。
“但是我會非常難過。
“那請你告訴我,他回來之後,我跟他怎麼相處。
“退一萬步講,如果因為你的原因,我不能跟讓?保羅在一起,那麼所有的後果,你能承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