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皇上開恩。”
“……”
眾臣的高呼在大殿內響起,讓人快要記不得這到底是誰的江山。
丞相滿意的看著他們,等到他們都跪謝完畢,才笑著開口,“既然皇上的身份已經沒有了任何疑問,那我們難道不應該跪拜我皇?”
對啊,他們還沒有行跪拜之禮。
眾人在丞相的提醒下想起這件事,一同跪了下去。
“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
聲音穿過敞開的大殿傳出去,在皇宮上方飄蕩。
竇弘毅坐在龍椅之上,接受著眾人的跪拜。
“平身。”他道。
跪著的眾人們才敢把額頭從地麵上抬起來,站起身來。
“今日是朕拿回皇位的第一日,因為時間緊急,事情倉促,好多事情都沒有準備,不如今日的早朝,諸位就商議一下登基大典的眾項事宜,如何?”
難道不應該討論一下百姓的問題嗎?
有憂國憂民的官員這樣想,但看著同僚們沒有一個人出聲反對,遂保持了沉默。
“皇上英明。”丞相首先站出隊列,“隻有先舉行登基大典,民心才可穩定,有利於社稷穩定。老臣也認為,登基大典的事情,宜早不宜遲。”
丞相作為堅定的支持竇弘毅上位的人,自然希望竇弘毅能夠盡快的舉行登基大典,先坐穩了皇位再說。
沐大將軍你收到丞相的示意,也站出來,“微臣認為丞相言之有理,登基大典的事情,還是盡快舉辦的好。”
文武兩派大臣的領頭人都說話了,其他人自然也沒有了意見。
沒看一直蹦躂的很歡快的禦史大夫都沉默不語了嗎?這時候撞上去,簡直就是找死的傻子。
“眾卿們以為如何?”
竇弘毅這麼問著,卻把視線轉向了禦史大夫。
禦史大夫低下頭去,“老臣認為,丞相和沐大將軍言之有理。”
“臣附議。”
“臣附議。”
“……”
很好。
竇弘毅滿意的勾起嘴角,“禮部尚書何在?”
禮部尚書走出隊列,“皇上。”
“朕問你,舉辦登基大典需要準備幾日?”
是需要準備幾日,不是按照禮儀應當幾日。
禮部尚書明白竇弘毅的意思,在心裏飛快的計算起來。
“回皇上,登基大典若是要順利舉行,需要兩日的準備時間。”
“好,那就兩日。”竇弘毅雷厲風行,“兩日之後,舉辦登基大典。”
眾臣都已經沒有了異議,自然都紛紛應是。
兩日後,並不是什麼黃道吉日,但是禮部尚書仍然按照竇弘毅的心思,讓登基大典盡快舉行了。
那兩日的時間,不過是要準備一些必要的東西罷了。
在宮人大臣匆匆忙忙的準備中,那一天很快就到來了。
太監宮女們連夜趕製了龍袍還沒有歇息,又馬不停蹄的開始準備大典上要用到的各種東西。
好容易到了大典這一天,卻又要小心翼翼的,不能出任何的差錯。
竇弘毅自然理解不了這些宮女太監們的心思,他也不屑於去體會,他隻管做好他的皇帝就行了。
“謝皇上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