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機關幹部要苦練做群眾工作的基本功(1 / 3)

早在福建寧德工作期間,他就提出:“無論是從發揮黨的領導作用,還是從調動群眾積極性這兩方麵說,都要求我們的各級幹部始終同廣大人民群眾保持密切的血肉聯係。這就是幹部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我們的幹部都應當苦練這一基本功。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有許多困難和問題,究竟從哪裏入手去解決問題,依靠什麼去戰勝困難?從不同的角度可以談出不同的思路和方法來。但根本的一條,就是要發動群眾,依靠群眾。這就要求我們的各級領導幹部要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不懂得或不堅持這樣做,沒有這樣一套基本功,就不是一個稱職的領導幹部。”

在浙江工作期間,他曾指出,“不要以為堅持群眾路線是老生常談,現在基層出現的問題很多都是因為沒有重視群眾工作,沒有做好群眾工作,不會做群眾工作,甚至不去做群眾工作而造成的”,“我們各級領導幹部都要經常想一想這樣幾個基本問題:第一,共產黨是幹什麼的?共產黨就是要做到‘三個代表’,其中歸根結底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共產黨是怎麼執政的?共產黨執政就是領導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第三,領導幹部是幹什麼的?領導幹部是人民公仆,不是官老爺。現在有的領導幹部很會做‘領導工作’,但不會做群眾工作。第四,基層組織是怎樣發揮作用的?基層組織直接同群眾打交道,基層組織的全部工作歸結到一點,就是做群眾工作,包括做群眾的服務工作,做群眾的思想工作,把群眾的要求集中起來,把上級的任務落實到群眾中去。這些問題想清楚了,也就明白了我們工作的定位和方向,就明白了我們應該挑選什麼樣的幹部,就明白了我們應該分出多少精力來做群眾工作”。他還提出:“我們必須研究和把握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做到深入群眾而不是脫離群眾,服務群眾而不是與群眾爭利,宣傳群眾而不是與群眾相對立,團結教育群眾而不是無原則地遷就一些落後的思想情緒,特別是要適應群眾而不是讓群眾來適應領導。黨的幹部要學習和掌握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的方法和本領,增強群眾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到中央工作後,2010年9月20日,他在國土資源部專題調研機關黨建時指出,隨著經濟轉型和社會發展,人民群眾的需求願望日趨多樣化、具體化,廣大群眾在上學、看病、就業、住房、交通、社會保障等方麵還存在一些困難,各級機關黨組織“要把服務人民群眾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帶頭增強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方式,拓寬服務領域,強化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水平。要增強公仆意識,設身處地為基層和群眾著想,帶著感情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困難,帶著真情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要樹立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履行崗位職責,兢兢業業完成組織上交付的工作任務,努力建設文明和諧機關、爭當人民滿意公務員,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要求落到實處”,“要從本部門本單位擔負的職責任務出發,在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下功夫,在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苗頭性問題上下功夫。要建立和完善利益協調機製、訴求表達機製、矛盾調處機製、權益保障機製,主動排查隱患,化解矛盾”,“切實兌現向群眾作出的承諾,認真解決事關民生的突出問題,讓人民群眾共享科學發展成果”。

早在福建寧德工作期間,他就提出:“無論是從發揮黨的領導作用,還是從調動群眾積極性這兩方麵說,都要求我們的各級幹部始終同廣大人民群眾保持密切的血肉聯係。這就是幹部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我們的幹部都應當苦練這一基本功。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有許多困難和問題,究竟從哪裏入手去解決問題,依靠什麼去戰勝困難?從不同的角度可以談出不同的思路和方法來。但根本的一條,就是要發動群眾,依靠群眾。這就要求我們的各級領導幹部要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不懂得或不堅持這樣做,沒有這樣一套基本功,就不是一個稱職的領導幹部。”

在浙江工作期間,他曾指出,“不要以為堅持群眾路線是老生常談,現在基層出現的問題很多都是因為沒有重視群眾工作,沒有做好群眾工作,不會做群眾工作,甚至不去做群眾工作而造成的”,“我們各級領導幹部都要經常想一想這樣幾個基本問題:第一,共產黨是幹什麼的?共產黨就是要做到‘三個代表’,其中歸根結底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共產黨是怎麼執政的?共產黨執政就是領導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第三,領導幹部是幹什麼的?領導幹部是人民公仆,不是官老爺。現在有的領導幹部很會做‘領導工作’,但不會做群眾工作。第四,基層組織是怎樣發揮作用的?基層組織直接同群眾打交道,基層組織的全部工作歸結到一點,就是做群眾工作,包括做群眾的服務工作,做群眾的思想工作,把群眾的要求集中起來,把上級的任務落實到群眾中去。這些問題想清楚了,也就明白了我們工作的定位和方向,就明白了我們應該挑選什麼樣的幹部,就明白了我們應該分出多少精力來做群眾工作”。他還提出:“我們必須研究和把握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做到深入群眾而不是脫離群眾,服務群眾而不是與群眾爭利,宣傳群眾而不是與群眾相對立,團結教育群眾而不是無原則地遷就一些落後的思想情緒,特別是要適應群眾而不是讓群眾來適應領導。黨的幹部要學習和掌握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的方法和本領,增強群眾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到中央工作後,2010年9月20日,他在國土資源部專題調研機關黨建時指出,隨著經濟轉型和社會發展,人民群眾的需求願望日趨多樣化、具體化,廣大群眾在上學、看病、就業、住房、交通、社會保障等方麵還存在一些困難,各級機關黨組織“要把服務人民群眾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帶頭增強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方式,拓寬服務領域,強化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水平。要增強公仆意識,設身處地為基層和群眾著想,帶著感情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困難,帶著真情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要樹立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履行崗位職責,兢兢業業完成組織上交付的工作任務,努力建設文明和諧機關、爭當人民滿意公務員,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要求落到實處”,“要從本部門本單位擔負的職責任務出發,在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下功夫,在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苗頭性問題上下功夫。要建立和完善利益協調機製、訴求表達機製、矛盾調處機製、權益保障機製,主動排查隱患,化解矛盾”,“切實兌現向群眾作出的承諾,認真解決事關民生的突出問題,讓人民群眾共享科學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