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料記載,1676年,山東鄒平縣郭莊地震前,“井鳴如牛吼”。近些年來我國多次地震發生前,也往往會出現“井響”的奇異現象。唐山大地震前,北京地區的“井響”可分為三類:有些像打鼓似的跌水聲;有些像開鍋似的水泡聲;有些像吹哨似的氣流聲。邢台地震前,隆堯馬欄水井連續 6天翻花冒泡,震前一天井水“嘶嘶”作響。
地震前地下水發生異常的情況還有很多。1946年12月21日,日本北海道發生8.1級地震前幾天,在方圓140千米範圍內有不少井水位下降或幹涸,有的溫泉流量顯著減小。1955年4月14日四川康定縣發生7.2級地震前兩天,離震中10千米處的溫泉發生水冒,震前一天噴起0.3~0.7米高的水柱,流量大增,震後又恢複如常。寧夏《隆德縣誌》記載:“地震之兆約有六端:井水突然渾如墨汁,泥渣上浮;池沼之水無端泡沫上騰……”在正常情況下,地下水一般是清澈透明、無色、無味、無臭的。可是在大地震發生前,有些井、泉水突然翻沙、變渾、變色、變味、發臭、漂油花,或者冒泡、打旋、發響。例如,通海地震前兩天,有的井水翻泥沙,渾如米湯,震後變清。有些井、泉水在大地震發生前呈紅、黃、綠、藍、灰、黑等色,有甜、鹹、酸、苦、澀等味,甚至有煤油、硫磺、泥腥、水草等氣味。1974年4月22日江蘇溧陽發生5.5級地震前四五天,溧陽縣前馬村一口井的井水變黃,震前一兩天變色更加厲害,滿井冒泡,22日早晨,井水像開水鍋似的翻騰,散發出水草氣味,水位比平時升高約1.5米,震後才恢複正常。1975年2月4日遼寧海城發生7.3級地震前幾天,海城縣有的井水渾如泥漿。鬆潘地震前幾個月,有的井水呈乳白色或藍色。
大地震前,地下水的溫度有時也有明顯的異常變化。例如雲南龍陵縣發生7.5級地震前,龍陵縣的巴臘掌溫泉水溫突然上升到91℃,並有很濃的硫磺味,在震前水溫一直保持在90℃~92℃之間,最高達93℃,震後才恢複正常(平時水溫為81℃左右)。
為什麼大地震前地下水會有水位、水量、水質、水溫等多種異常變化?地震與地下水的多種變化之間有什麼內在聯係?怎樣利用地下水的多種變化來預報地震?這些都是值得人們深入探索和研究的重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