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6章 氣勢雄壯的嶽陽樓之謎(1 / 1)

嶽陽樓,既與黃鶴樓、滕王閣、蓬萊閣並稱我國四大名樓;又以“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的非凡氣魄聞名江南。範仲淹《嶽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更賦予這一幾經興衰的嵯峨偉麗的名樓以亙古傳頌的偉岸氣概。這個曆來為各代名人稱頌傳揚的著名景致,卻也有一段無從查考的身世之謎,讓無數的後人難以知曉它究竟何朝何代建於何等人士之手。

很多書上因為沒有確鑿的考證和曆史依據,在注解“嶽陽樓”這一條目時,特意回避了它的創建原因和年代,隻籠統地介紹說是創建於“唐代”,例如廣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的《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中就將“嶽陽樓”簡單解釋為“唐建,即今湖南嶽陽市城西門樓。北宋慶曆中滕子京重修,範仲淹著有《嶽陽樓記》。”還有部分書記述嶽陽樓的創建年代是周代,隻是從唐代開始聞名。

在嶽陽市文物管理所編印的《嶽陽樓簡介》中,說嶽陽樓的前身是三國時期吳國大將魯肅在洞庭湖訓練水軍時的閱兵台,後來中書令張說在此基礎上建成了一座樓閣,初名南樓,後名嶽陽樓。山東教育出版社編寫的《中國名山大川辭典》中也將嶽陽樓條目解釋為,“相傳嶽陽樓前身為三國吳將魯肅操練水師的閱兵台。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中書令張說謫守嶽州時始建樓,定名‘嶽陽樓’。……宋慶曆五年(公元1045年),滕子京守巴陵時重修,範仲淹撰《嶽陽樓記》……嶽陽樓隨之名聲大著”等;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名勝大典》也給出了類似的解釋,並明確指出“嶽陽樓由閱兵樓改建成樓閣。宋代以後,屢毀屢修”等。

但是,在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中並未提及嶽陽樓前身一事,隻以描述的手法解釋為“湖南嶽陽縣城西門樓,正對洞庭湖,遙望君山,風景頗佳”;並列舉了另外兩部書中該條目的說明文字,一是《嶽陽風土記》中的注解“嶽陽樓,城西門樓也。唐中書令張說駐守此州。每與才士登樓賦詩。自爾名著”,另一個是《方輿勝覽》的注解“宋滕宗諒作而新之。範希文為之記。蘇子美書丹。邵竦篆額。時稱四絕”。根據書中引證,進一步查考《方輿勝覽》這部南宋理宗時期的地理總誌,可以看到書中也提出了相同的疑問,即“嶽陽樓在郡治西南,西麵洞庭湖,左顧君山,不知創始為誰?”由此看來,嶽陽樓的創始人問題,在那時就已經是一個難解之謎了。

如果我們有機會親蒞這一享有盛譽的千古名樓,在欣賞其明廊環繞、樓亭襯映的崢嶸氣象,慨歎三層三簷、雕花窗欞,不用一釘而卯榫契合的精湛工藝時;當我們情不自禁地吟誦“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遙望君山繚繞煙雲,下瞰洞庭萬頃碧波”等一代代名家的詩句時,可能會再度思量究竟是誰奠定了嶽陽樓的基石,是誰用智慧和力量為後人營造出了一個氣宇軒昂的絕代名樓?而這個問題恐怕永遠也無從考證,將作為一個曆代相傳的謎,引來大家無盡的探究、猜想、查考和一種淡淡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