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靖難之師”後,永樂皇帝朱棣終於有了精力開始運作他的三大偉業,一是寫在史書上的《永樂大典》,二是寫在海洋上的鄭和下西洋,三是寫在陸地上的道教建築。這三件大事都是劃時代的偉業,都浸透了中國人的智慧,都留下了許許多多千古之謎,僅武當山道教古建築這一方麵,目前就已發現了許多科技之謎。
金殿位於武當山天柱峰頂端,海拔1662.1米,金殿為銅鑄仿木結構宮殿式建築,全部構件在北京鑄成後,由運河經南京溯長江、漢江水運至武當山下的草店,再經人工運至山頂組裝而成。殿之麵闊與進深均為三間,闊4.4米,深3.15米,高5.54米。金殿立柱12根,下奠安裝蓮花柱基,柱上疊架額、枋及重翹重昂與單翹重昂鬥棋分別承托上、下簷部,構成重簷廡殿式屋頂。正脊兩端鑄龍吻對峙、垂脊園和、翼角舒展,其上飾仙人、龍、鳳、獅子、海馬等靈禽瑞獸。金殿坐落在山頂160平方米石築平台正中央,朝向為東偏南8°,非常符合北緯30°觀看日出,故殿內的真武大帝是日出的第一個目擊者,因此玄武大帝的眼是半睜半閉狀態,說明鑄造時就考慮了日出,也有說是正在修煉。
整個金殿據《明史》記載,用精銅80噸、黃金300多公斤,殿宇共有1200多個鑄銅鎏金構件。金殿構件、神像下船運上山頂時曾組織了10萬民工,有411人為運輸、管理、組織者,專門設置了19個工種、配備92個工頭,用人抬、人拉原始古老的辦法把笨重的金殿、神像一件一件運上天柱峰,金殿組裝辦法也是先內後外、從下向上分層安裝。玄武神像及侍從首先安裝就位,然後開始組裝金殿,從下往上采用榫、鉚、栓、焊等辦法一件一件組裝,直到頂端廡脊兩端的兩組銅鑄吻合,組裝完成後再采用水銀加熱後放入金箔,用碳棒攪拌成金泥塗抹在銅鑄件的結合部,然後用木炭加熱使水銀蒸發,隻留下金和銅鑄鎏金構件形成一個非常完整的整體。水銀蒸發是有毒的,這一工藝的完成,不知要丟掉多少匠人的生命,如今這一技術已失傳。
從公元1416年建成至今,金殿在天柱峰上已度過587個春秋依然完好如初。為什麼這麼大的銅鑄鎏金建築放在1600多米高的山頂經曆了近600年的風吹日曬,沒有變形開裂,依然完好如初,看不到一點變形裂縫?這真是一大科技之謎。
雷火煉殿是古代匠人運用天人合一的原理創造出來的武當山著名奇觀之一。武當山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具有南北過渡氣候屬性,自庫區水麵到天柱峰頂,氣候的垂直層帶明顯兼有豐富多樣的局地小氣候,雷暴活動季節,氣流沿山坡爬升積雲發展到積雨時,雲中的物理過程使雲中電場極化,負電荷集中於雲層上部,正電荷集中在雲層下部。雲中、雲地間電位差極大。待積雨雲爬升到天柱峰頂端,籠罩太和殿、金甌,負電與雲中正電極間頻頻閃擊,火球滾動,有時落地、有時就在金殿外來回滾動。在數十裏之外觀看,團團烏雲之中火光衝天,映紅半邊天,有時金光萬道,直射雲霄;有時閃電劃破長空,如利劍直劈金殿;有時如火山噴發,驚心動魄。據說不同景觀隱喻著不同的事件和年景,金光萬道、直射九霄最好。
經過一次次雷火煉殿後,金殿不僅無痕無跡,毫無損傷,而且煉去了綠色的銅鏽,更加金光閃耀,雷擊一次,好像回爐冶煉了一次,故有古詩曰“雷火鑄成金作頂”,500多年來就是靠雷火去掉了銅鏽,保持了金殿始終金光閃閃。雷火恰好控製在這個範圍以內,隻煉金殿不造成雷擊。這一利用雷電保護建築的奇觀被視為是道教建築史上的一大懸謎。
金殿屹立在天柱峰之上,天柱峰岩石是由絹雲石英片岩及鈉長變粒岩構成,岩層產出近於水平,略向北傾斜。岩石電阻率為2652~10630歐姆每米,屬高電阻岩石。在主峰南側,有一東西向逆斷層,傾角約55 °向上推移,把天柱峰高高抬起,斷層具有隔水作用。在斷層線上有鳳凰池、天池等小規模蓄水池。天柱峰還有7條節理裂縫,一是南天門—東天門裂縫,二是簽房—金殿裂縫,三是北天門—印房裂縫,四是父母殿—北天門裂縫,五是西天門北側裂縫,六是西天門南側裂縫,七是父母殿後山裂縫。其中二、三、四裂縫切穿頂峰。7條裂縫中均埋有鐵屑、木炭、岩石碎塊,上麵有腐植土,電阻率為10~100歐姆每米,係導流放電的良好通道。金殿的須彌座為竹葉狀大理石構成,電阻率為600~6000歐姆每米。這樣金殿的基座平台和須彌座構成高電阻層,相當於絕緣層,7條節理裂縫構成放電通道,蓄水池構成蓄電裝置,金殿後的古樹構成避雷針,一個古代避雷裝置就形成了,當雷雨季節天柱峰雲地之間電位差極大時,雨前的潮濕空氣、雲中懸浮水珠就和避雷針———古樹、放電通道、蓄電池等一道消除了雷擊,雲地電位差不大時,基座平台和須彌座就構成了絕緣層,隻有雷電而沒有雷擊,把雷擊控製在為我們所用這一範圍內,也增加了金殿的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