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坐落在長江口的南岸,是一座美麗的國際大都市,10000年的光陰使這塊土地逐漸由汪洋大海變成一片沙灘,最後變成陸地,從而誕生了上海這座城市。那麼,它的演變過程是怎樣的呢?
約在1.8億年前,上海就是古老的大陸架———揚子台地的一部分。到了6000萬年前,上海和我國東部其他地區一樣都經受了強烈的地殼運動,地下熾熱的岩漿沿著地殼的破裂處湧出地麵從而形成了今天的祭山、天馬山等九峰。以後,上海地區地殼的趨勢是逐漸沉降,於是長江帶來的泥沙就淤積成這塊多層重疊的古三角洲。距今10000年前的大冰期結束後,冰川消融,海麵上升,古三角洲的大部分又淪為淺海。其後,海麵的上升速度和地體下降漸漸減緩,而泥沙的淤積速度大大加快,於是開始了新三角洲的發育。
1969年冬天,上海農民在馬橋境內開挖俞塘河,發現了大片堆積得很厚的貝殼沙層,平均有40厘米,最厚處達1.5米,由西向東貝殼沙層漸薄。沿著海岸線有幾道平行的沙與貝殼混合構成的堤岸。在有些地段,這些堤岸已被埋入地下。還有高出地麵一兩米的,民間俗稱“岡身”。岡身在鬆江故道的北麵並列有5條,最西邊的一條為太倉、外崗、方泰一線,樓塘、嘉定、馬陸、南翔一線是最東邊的一條,東西相距6到8千米;岡身在鬆江故道的南麵分別有沙岡、竹岡和紫岡,馬橋、鄔橋、漕涇一線是最西邊的一條,諸翟、新市、柘林一線在最東邊,東西相距1到2千米。
岡身上的馬橋遺址年代約為距今4000年左右,岡身以西則分布著許多距今600至4000年間的新石器文化遺址,而岡身以東從未發現過東晉以前的文物,這說明岡身在五六千年前已經形成,而且一直維持到公元3世紀也沒有發生過大的變化。這意味著在這一個曆史時期內長江流域的生態非常良好,植被茂盛,水量豐富,江水含沙量小,所以水下三角洲沿未堆積,河口三角洲也沒有發育。
從公元4世紀東晉南渡以後,長江流域逐步被開發,森林遭到破壞,水土大量流失,長江口泥沙沉積速度也加快了,長江南岸沙嘴也就不斷地向東推進,東晉時修築的滬瀆壘已在岡身以東約10千米的地方了。
唐代的時候在北起寶山的盛橋、月浦、江彎,中經川沙的北蔡,南至南彙的周浦、下沙、航頭一線,形成了一條與岡身平行的沙帶,在北蔡西南、沙帶內側的嚴橋發現了唐代遺址,這說明到公元10世紀的唐代,今天上海市區的大部分都已經成為陸地了。
宋代海岸繼續向東推進,北宋時從吳淞江口到海鹽一線修築了長達75千米的捍海塘。到南宋,這條海塘曆經百年已經損壞,於是又修建了裏護塘,其走向大約北起高橋,南經川沙、祝橋、南彙、大團、奉城直至柘林。近年來在裏護塘內側的高橋和惠南鎮都發現了南宋的墓葬,大團鎮西也發現了大量宋元瓷片,這說明裏護塘實際上是宋代的海岸線。從東晉到南宋才八九百年,海岸線從岡身到裏護塘就向東推進了30多千米,而東晉前的兩三千年間岡身隻向東移動了幾千米,可見江南地區的開發對長江的影響之大。
宋代以後,長江主流改由崇明島以北的北支入海,南岸沙嘴因泥沙不足而伸展緩慢,所以推進幅度不大。明代萬曆年間,在裏護塘外側修築了外捍海塘,向外伸展最遠的還不到5千米。清雍正年間,南彙知縣欽連重新整修了外捍海塘,所以它又被稱作欽公塘。光緒年間,在欽公塘外增築了外圩塘,解放後在其基礎上興築了人民塘,這就是今天的海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