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複蘇中的神州(2 / 2)

在後來,扶餘國漸漸興盛起來,都城人民達到八萬戶,豪民無數。

如今東海之濱的三韓,一直沒有臣服朝鮮,朝鮮也一直向周邊小國施壓,但從來沒有動用軍隊。如今馬韓的一些人,開始不斷向八洲遷移,在那邊建立新的領地,他們絲毫沒有改變商人的本性,他們從神州入貨,然後倒賣到八洲,向八洲傳播著文化。弁韓也開始在八洲開辟領地,而且常常與馬韓在八洲發生衝突,大戰不斷。弁韓本來人口不多,但容入更多八洲人後,漸漸弁韓成為八洲人的政權,如今的弁韓故地已經是八洲人的地方。辰韓仍然陷入內戰,總是有人想爭奪辰韓盟主的地位,如今斯盧國是辰韓最強的國,因為有不少國家願意臣服,他們是速盧不斯國、谘離牟盧國、莫盧國、狗盧國、駟盧國、萬盧國、捷盧國、牟盧卑離國、楚山塗卑離國、楚離國。

斯盧國得到這些國家的支持,重啟了辰韓王庭的議會,斯盧國國君王飛對諸位國君道:“我聽說神州複蘇,我們何不效仿朝鮮向神州示好,取得個藩國的稱號呢!有了藩國的稱號,與朝鮮平起平坐,朝鮮便不敢對辰韓不利了!”許多國君都搖頭,表示既然對抗不了朝鮮,何不去八洲開辟疆域。王飛怒道:“辰韓是我們的祖地,怎麼能夠放棄!”

於是,斯盧國的王飛代表辰韓上書給神州劉家政權,此時正是武帝執政,見有國主動投靠,便同意了。此舉掀起軒然大波,朝鮮周邊小國皆去求藩國稱號。

右渠知道後,勃然大怒,道:“當初朝鮮國求藩國稱號乃是為了防止諸國合力討伐新立不久的朝鮮,今他們此舉是想合力對朝鮮不利!”哪知道武帝一一恩準。右渠明白,神州一直痛恨衛家,是想挑起戰爭。

而此時匈奴兵大舉南下,攻破遼西,解了右渠心頭之恨,便將此事放下。突然,東夷薉君南閭,聲稱不滿朝鮮的控製,領百姓二十八萬,脫離朝鮮歸順漢朝,往朝鮮北遷徙。武帝聽說後,以一地為滄海郡,視為漢朝領土。

右渠見此情況,采用武力,加強對周邊的控製,於是很多小國開始上書給武帝,說朝鮮阻止朝貢。武帝知道朝鮮乃大國,又是藩國,輕易動不得,隻能寄去書信好言相勸,望不要阻止的小國朝貢,還願意主動定時給朝鮮提供物資,與外邦爭執,願意提供兵力支援。右渠哪裏管那麼多,一直瞧不起神州,更覺得這些小國忘恩負義,一直對他們的親和全都白費。

一日,東明王給朝鮮王寄來書信:久聞神州崛起,偉大的朝鮮王望以穩定為重,那武帝陰謀買好小國,為的是爭取“中土之國”的榮譽,麵對武帝的手段,匈奴人都懼幾分,那些見利而動的小國隨他們去吧,他們是看重劉家給的賞賜!我們虛北是聖域,永遠改變不了,我們才是世界的中心!

右渠看罷,便不動聲色的隨他們去了,諸國見朝鮮沒有任何動靜,相反收斂了一些。

辰韓內部混戰加劇,不少辰韓人選擇去了八洲建立基業,也有人投奔了朝鮮。去了八洲的人發現八洲南部混戰更嚴重,馬韓與弁韓各自發展勢力,弁韓在八洲有股勢力叫彌烏邪馬,對抗馬韓,爭取疆土,所以辰韓人隻好往北部刨食。移民朝鮮的人,獲得了朝鮮王右渠為他們提供的土地與居所,右渠堅信百姓在哪裏有了房地,才會把哪裏當成自己的國家,有感情有歸屬感,有主人翁的姿態,靠著本國的魅力,百姓自然歸屬自己,尤其是吸引精英階層移民本國,可以增強朝鮮國力,失去精英失去百姓的小國便會衰弱,終將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