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馳騁天下(1)(1 / 2)

我被分配在內燃機廠研究所,做我的老本行機械工程師。研究所的工程師們,都在配合農民發明家老田搞他的一項專利。老田上世紀70年代在鄉下戰天鬥地農業學大寨,與人合夥扛著台柴油機搖搖晃晃滿地跑著搞灌溉。他就想:這柴油機的重量能不能減輕一半?於是後來震撼中國科技界的偉大設想就在一個僅初中文化的普通農民反複琢磨中誕生了:把曲軸與活塞之間的連杆取消——發明無連杆柴油機。老田把他的發明做成了木模型!

老田也是個推銷的天才,他就知道,在當時來講,要實現自己的發明創造唯一的途徑是找政府,他走訪的第一家客戶是公社革委會。公社革委會的同誌剛剛聽說老田把生產隊的柴油機大卸八塊:“好哇你,破壞農業學大寨。”當即把老田扣押了。晚上趁看押的民兵打盹,老田抱著他的木模型跳窗而逃。他直奔省革命委員會。那時雲集在信訪接待站的都是些呼天喊地蒙受冤假錯案者。接待人員一見來訪的就煩:“什麼成分?”“貧下中農!”“貧下中農更不應該跑出來給大好形勢抹黑啊。”“我不是抹黑,我是搞發明!”他把木模型給接待人員看。接待人員有敏銳的政治眼光,馬上把老田推薦給領導,於是老田成了“文化大革命”的新生事物紅遍了天——泥腿子發明家!

省革委會一張紅頭文件下邊一律開綠燈:高等學府,給老田配第一流的教授;科研院所,給老田配第一流的專家,以老田為中心逐個企業地去搞一個需要投資千萬的發明創造,搞一家垮一家。改革開放,老田農轉非進了城,破格提拔為工程師,無連杆沒成功又搞雙連杆,雙連杆失敗了又在搞能夠平地起飛直奔火星的宇宙客車……

我是推銷員,我就知道搞新產品開發首先要考慮的是市場,不是技術多麼尖端,也不是填補世界空白就好。我埋頭於現有產品的改進,別說,經我小打小鬧改進的Z1105型柴油機,後來在市場上熱銷了好幾年。

我對麵辦公桌負責標準化工作的小黃每天莫名其妙地衝我笑。

這天我問他:“小黃你老是笑什麼?”

小黃搖頭:“邰勇夫,別看你是本科生,我是大專生,你是工程師,我是助工,但你不如我呀。”

我挺納悶:“我怎麼不如你呀?”

小黃說:“我老婆他們單位好啊,每月有啤酒發,我每天都可以喝上半瓶啤酒。”

我說:“為什麼不喝一瓶呢?”

小黃歎息:“喝一瓶不夠,一個月隻發15瓶,每天隻夠半瓶。”

我忍俊不禁:“半瓶啤酒你就這樣滿足?”

1989年的5月,全國小型農用柴油機市場滑坡。株洲內燃機廠的主導產品S195型柴油機大量積壓,從效益最好的企業,一下子跌入虧損大戶!趙廠長召開了一次又一次的緊急會議,市長親自率扭虧增盈工作隊進駐工廠,仍一籌莫展。我找到趙廠長毛遂自薦,從研究所工程師的崗位上到銷售科又一次做起了推銷員,我想這次我會如願以償馳騁天下了!

姓唐的銷售科長是個酒鬼,辦公室的櫃子裏放著酒瓶,隨時拿出來喝上一口,與客戶談業務,談著談著,突然叫客戶等等,轉身拿出酒瓶子像做賊似的喝上一口,然後轉身抹著嘴巴接著談。我來銷售科報到,本想與唐科長交流交流,唐科長沒興趣,連著喝了幾口酒把我帶到隔壁的外省組。外省組已經有兩個推銷員,一個叫劉南北,40多歲,1.78米的個頭,風度翩翩,是從一家大型農機配件廠調來的推銷高手;另一位是個剛剛入廠門的小青年,18歲,滿臉稚氣,叫侯小陶。唐科長說:“外省組暫定你們三個,你們要選個組長。”

劉南北說:“不用選了,誰幹不一樣,你科長定就是的。”

唐科長正色道:“你以為開玩笑?要下紅頭文件的,對內是組長,對外是副科長,享受副科級待遇的!”

劉南北盯著我說:“那我就選這位研究所來的工程師了,有學曆,當廠長都夠格!”

我推辭:“不要選我,我剛來,對農機市場不熟,還是老劉當我們的組長吧。”

侯小陶一會看看劉南北,一會看看我,說:“選你們倆哪一位,我都沒意見。”

唐科長拍板了:“就由侯小陶當你們外省組的組長了。”

我們三個人都愣了,侯小陶很久才反應過來,說:“科長,我怎麼能行?合同我都沒簽過。”

唐科長喝了幾口酒:“就這麼定了,怎麼幹,你們商量個方案出來,由侯小陶交給我。”

商量的結果,劉南北和我去走訪外省客戶。那時,我的小家庭已經從重型機械廠搬遷到內燃機廠了。趙廠長特意給了我一套一室一廳,有廁所、廚房的住房。房子簡單地裝修了一下,新置了一套沙發和全自動洗衣機,陽台上放了幾盆花。吳春芳尚沉浸在喬遷新居的喜悅之中,每天下班後早早地跑回家,到幼兒園接小詩詩,炒菜做飯,第一次像個家庭主婦的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