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推銷員立誌上講壇
有兩件事讓邰勇夫深深地感覺到在市場競爭、人才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給千千萬萬的學子們進行“主動推銷自己”的勵誌教育是多麼有意義:他昔日的一位同事,是位很優秀的科技發明家,20世紀80年代湖南大學畢業的高才生,幾年來不惜血本地搞著一個產品的開發,把自己的一個資產1000多萬元的汽車修理廠全部虧了進去,仍然毫無回報,邰勇夫勸他在推銷上投入些精力,他憤怒,他認為“推銷”是對他好產品的褻瀆,最後他的企業徹底垮了,傾家蕩產、身無分文了,一天深夜,他突然給邰勇夫打來電話,“我終於想到了一個讓市場接受我產品的好辦法了,我現在就在湘江大橋上,我馬上就要從這跳下去自殺!”
一位42歲的北大博士生在家待業7年,采訪他的記者要幫他在大學找一個教數學的工作。這位博士卻一口咬定:“不可能,我沒有熟人,世上哪裏會有伯樂?”
一位是寧肯自殺也不肯推銷,一位是還沒上陣,就把自己給槍斃了!
於是邰勇夫就想做一名勵誌名師,以講學為職業,他找了幾個省的人才交流中心培訓部,在廣州的南方人才市場他碰了壁,培訓部的主任翻了翻他的複印資料說:“你是大師還要你自己上門推銷?”一家旅遊局的培訓主管說得更尖刻:“邰老師啊,我看過你的自傳,你影響了無數的人,應該是成功人士才對,可是你怎麼還要出來講課啊?”
讓邰勇夫不知如何回答,直到有一天邰勇夫聽了台灣的一位 “亞洲第一名嘴” 的著名培訓大師的演講才找到了答案,那位大師在台上頤指氣使、嬉笑怒罵:“做老師的請舉手,做大學老師的請舉手,教工商管理的請舉手,嗯,……還不少,是億萬富翁的老師請舉手,怎麼?沒人!你們還配為人師表?不要誤人子弟了,自己都沒成功還教別人去成功?”
台下一片熱烈掌聲!
按這位台灣“亞洲第一名嘴”的說法:全中國幾千萬做教師的都要下崗,連這位“第一名嘴”都要下崗,因為福布斯全球富豪榜裏麵並沒有這位“第一名嘴”的大名。這不是誤導嗎?按此說法,曆史上許許多多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哲學家、科學家、文學家比如馬克思、伽利略、徐霞客、屈原、司馬遷、曹雪芹,還有當代無數為社會不計回報默默奉獻的人物都要下崗了,那樣的話,我們這個民族不都成了勢利小人了嗎?國家的前途何在?如此3個小時的胡說八道,台下的老板們、白領們、教授們竟然洗耳恭聽!
再聽下去更讓人受不了,舊中國半夜雞叫的周扒皮,把楊白勞逼死把喜兒逼上山的黃世仁都成了現代企業管理的楷模人物。
一種維護社會公共道德的正義感和推進社會文明的責任感驅使著邰勇夫無論如何要走上講壇。要推崇邰勇夫的培訓公司、顧問公司接二連三地找到邰勇夫,信誓旦旦地要給他包裝、要給他策劃,要給他組建團隊,還要把他打造成像易中天那樣的品牌人物推向市場,他們給邰勇夫出主意:買部世界名車法拉利,把自己裝扮成有錢的大富豪。這些人隻是不停地策劃不停地重複著這樣的說法:“如果有大企業讚助就好了”、“如果省委省政府下文件就好了”、“如果被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就好了”、“如果上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就好了”……
2006年,邰勇夫與一位旅遊局的領導偶然相遇,當這位領導得知麵前這位陌生人就是那位寫推銷員故事的作者時,非常高興,在百忙中抽出了半天時間,請邰勇夫到郊外的旅遊山莊喝茶,他說:“我一直很關注你,凡見到你的作品就買來收藏,我們正在策劃一個勵誌旅遊的項目,這是政府工程,你來我們這個大平台上建功立業吧!就請你不斷地向來自中外的遊客們講述你這位中國最偉大的推銷員是怎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