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定律:獨辟蹊徑,賺少數人的錢(1 / 1)

二八定律,也叫巴萊多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提出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隻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的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法則。習慣上,二八定律討論的是頂端的20%,而非底部的20%。

猶太人也認為,世界上許多事物都是按78∶22的比例存在的。比如,空氣中氮氣占78%,氧氣及其他氣體占22%;人體中的水分占78%,其他為22%;等等。今天,人們驚奇地發現,“二八定律”幾乎適用於生活的方方麵麵,比如,總是20%的客戶帶來了80%的業績,從而創造了80%的利潤;世界上80%的財富是被20%的人掌握著,世界上80%的人隻分享了20%的財富;公司的事情有20%是關鍵問題、重點問題,這20%的事情可能決定了80%的結果。

日本的一位鑽石商人就運用“二八定律”在商業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他分析認為,鑽石主要是高收入階層的專用消費品,普通大眾很難消費得起。而一般的商業理念則是:消費者少,利潤肯定不高。但大多數人都忽略掉的一個問題是,一般大眾和高收入人數的比例約為8∶2,但他們擁有的財富比例卻是2∶8。這個日本商人正是看中了這點,他決定拓展自己的鑽石生意。

他來到東京的S百貨公司,要求獲得一個展位推銷他的鑽石,但經理認為在普通的百貨公司銷售昂貴的鑽石根本就不靠譜,斷然拒絕了他的請求。

但商人沒有退縮,他跟經理談到了“二八定律”,談到了自己計劃的可行性。最終,經理被打動了,但他仍然隻是準許商人在郊區的M店試著運營一段時間。M店遠離鬧市,顧客極少,但這位商人對此並不過分擔憂。他堅信,鑽石畢竟是高級的奢侈品,是少數有錢人的消費品,生意的著眼點首先得抓住那些握有大多數財富的少數人才行。

事實證明了商人眼光的獨到之處,開張沒多久他就在M店取得日銷售6000萬日元的銷售額,這大大突破了一般人認為的500萬日元的銷量。當時正值聖誕節,商人為了吸引顧客,和紐約的珠寶行聯絡,發過來各式大小鑽石,深受顧客的歡迎。接著,商人又開設了十幾家連鎖店經營鑽石生意,生意異常火爆。

商人的鑽石生意成功了,奧秘究竟在哪裏呢?就在於“二八定律”。因此,當你決定投資理財的時候,眼光一定要獨到。“不要把你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這個曾獲諾貝爾獎的著名經濟學家詹姆斯·托賓的理論,已經成了眾多老百姓日常理財中的“聖經”。但二八定律卻要求盡量把80%的“雞蛋”放在20%牢靠的“籃子”裏,然後仔細地盯緊它,這樣才可能使有限的資金產生最大化的收益。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當前的經濟條件下,許多理財產品都是同質的,這也就意味著如果選擇了同質化的理財產品,那麼你所麵臨的係統風險是一樣的,這樣不僅達不到分散資金的目的,反而可能會加大風險。譬如,你投資了某債券,又去買了某債券基金,此時一旦債券市場發生係統風險,你的這兩個投資就都會發生損失。

當然,投資理財也必定會麵臨一定的風險,投資者要想獲得比市場高20%的收益,就將付出比一般銀行儲蓄多80%的風險。比如銀行一年期利率高於活期利率,就是對於流動性風險的補償。了解了這個原理,在選擇日常理財產品時,就應對高收益品種保持一份謹慎,特別是那些不符合目前規定的理財品種,其高收益的背後,是對於信用風險的補償。收益越高,代表了其發生信用危機的可能性就越大,這種信用風險實際上就是轉嫁了處罰它的違規成本。

此外,對於某些金融機構推出的保本理財產品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目前這類保本理財產品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基本上都需要封閉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就要麵臨利率風險、通貨膨脹風險、流動風險等。對此,投資者要有明確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