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曆史人物與仙人傳說(1 / 2)

晉,皇(黃)初平,蘭溪人。牧羊遇道士,將至金華山石室中,兄初起尋之四十餘年,一日逢道士,引入山相見。問羊安在?初平曰:“在山之東。”初起視之,但見白石。初平叱之,石皆成羊。初起遂絕粒,服鬆柏、茯苓,亦得仙。後還鄉,其族盡亡,乃複去。初平別號赤鬆子。(《仙釋》卷二二)

春秋時良醫,勃海郡鄭縣人,姓秦,名叫越,“扁鵲”是他在趙國行醫時的名號,在中醫史上,人稱他是脈道的開山鼻祖。由於醫術高明,名傳天下。關於他行醫起死回生的傳說甚多,如有一次,他經過虢〔guo國〕國,這個小國正好為太子辦喪事。扁鵲向一位喜好方技之術的中庶子打聽太子的病情,聽了以後,他斷定那是因為陽衰陰盛,氣逆而死,可以救活。幸好太子死後不到半天,兩腿以下尚溫熱,扁鵲用針灸的辦法,配以湯藥,使太子身體不久即複原,從此更加有名。他還能觀察出一個病人體內的病變,如齊國桓侯表麵沒有覺得哪兒不舒服,但扁鵲硬說他有病,他不信,若幹時間以後,扁鵲再見桓侯,拔腿便跑,桓侯派人去問他為什麼跑了,他說桓侯的病已深入骨髓,無法治了。果然桓侯不久病倒,很快就死了。這時扁鵲已逃離了齊國。

張良是人所共知的漢代開國帝王劉邦打天下的有功名臣,後棄官隱居。他的成就與黃石公有關係。《史記·留侯世家》說,張良年輕時因謀刺秦始皇未能如願,更名換姓,亡命下邳。一日,在橋上遇一老翁,粗布短衣,故意將一隻鞋掉到橋下,要張良替他拾上來。張良很想揍他一頓,因為見對方很老,隻有忍下來。鞋子撿上來,老翁還要求給他穿上,張良隻好跪在地上替他穿好。老者認為張良可以調教,約張五日後在橋上會麵。張良如約前往,老者已先到,將張斥責了一頓。五日後張良雞鳴即往,老者依然先到。第三次,張良半夜裏便去了,不久,老者也到了,非常高興,從懷中取出一竹簡所編之書交張,並對他說:“好好讀此書,日後可當帝王之師,十年後則興,十三年後到濟北來見我。穀城山下那塊黃石便是我。”這一自稱黃石的老者便神秘地消失了。他留下的兵書叫《太公兵法》,張良靠它輔助劉邦奪取了天下。

扁鵲從哪兒學會觀察人體內部的病變呢?據說是長桑君傳授的。早在扁鵲青年時期,曾在一客舍任掌櫃,客人之中有一位叫長桑君的,氣度與常人有別,扁鵲小心謹慎地接待。長桑君也一眼看出扁鵲為非常之人。彼此都注意到對方。一日,長桑君約扁鵲交談,對他說:“我有禁方,現在我已年老,想傳授給你,但希望你不要泄漏出去。”扁鵲答應守密。長桑君將秘方與禁書交出後,瞬間便不見了。

司馬遷所記以上傳說,未必是史實,而是民間傳聞,後人在此基礎上添枝加葉,進一步演化,把一塊人格化的石頭附會成曆史上確有其人。《曆代神仙通鑒》說黃石公原黃初平,是東周晉國人,後得道成仙。也有的說他與有名的仙人赤鬆子是同一個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