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調整——格林斯潘的“魔棒”
利率調整——格林斯潘的“魔棒”1987年10月19日,被華爾街投資者稱為“黑色的星期一”,這一天道瓊斯指數在三個小時之內暴跌22.6%,六個半小時後股票市值縮水5000多億美元。這一天,日後對美國經濟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艾倫·格林斯潘也剛好就任美聯儲主席剛滿兩個月。翌日清晨,格林斯潘立刻采取行動,宣布降低聯邦基金利率,隨後,市場長期利率也隨之下降。此後經過數個月的調整,華爾街的投資者們逐步獲得了足夠的投資金錢,從而重拾信心,這使美國經濟平穩地渡過了這一場劫難。
此後18年裏,格林斯潘就是把利率當成手中一根神奇的“棒”,根據經濟運行情況,調高或降低利率,美國經濟也正是在格林斯潘的這種策略下數次化險為夷,創造了連續八年低通脹、高增長、高就業的神話。
那麼,利率為什麼會具有如此神奇的力呢?這是因為利率的漲跌與居民、企業、政府的錢袋子密切相關,它是調節宏觀經濟運行的重要杠杆。
1.通過調整銀行利率來調節貨幣供應量
通過提高利率減少信貸規模、減少貨幣投放,來達到壓縮通貨膨脹、穩定物價的目的。當利率提高時,意味著人們借款的成本增加,資金短缺者的負擔則越重,他們的借款需求會受到一定的製約。一般,股市、樓市對資金的需求較大,因而對利率的變動十分敏感。利率上調對股市、樓市往往是利空因素,通常情況下是市場發生波動的重大因素。
2.對需要扶持、優先發展的行業實行優惠利率政策
利率水平的變動對資金供給者的讓渡行為有重要影響。對於需要扶持、優先發展的行業,政府可對其實行優惠彙率政策,從資金麵來支持其發展。相反,對需要限製發展的行業或企業,則可以通過適當提高銀行利率的方式來提高其投入成本。
3.提高利率有利於吸收閑散資金存入銀行
當利率上升時,會抑製人們的消費欲望,可以吸引居民把閑餘資金存入銀行,減少社會貨幣總量,抑製通貨膨脹。同時,銀行利率的提高也會增加企業貸款成本,抑製商品銷售,減少企業盈利。在經濟發展過熱時期,提高利率,可以減少貨幣供應,抑製經濟過快發展。從宏觀角度來看,當利率水平提高時,一方麵減少消費、增加儲蓄,使社會資金供給擴大,從而有可能使社會產出擴大;另一方麵又可能使投資受到抑製,從而使社會產出減少。
4.通過利率變動改變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
當前世界各國頻繁運用利率杠杆實施宏觀調控,利率政策已經成為各國中央銀行調控貨幣供求,進而調控經濟的主要手段。當一個國家緊縮信貸、上調利率時,在國際市場上形成利率差異,這將引起短期資金在國際移動。資本一般總是從利率低的國家流向利率高的國家。當一國國際收支發生嚴重的逆差時,可將本國短期利率提高,以吸引外國的短期資本流入,減少或消除逆差;當發生過大的順差時,可將本國利率水平調低,以限製外國資本流入,減少或消除順差。
雖然利率是國家和銀行調控經濟的有力手段,看似離我們很遠,但在我們日常的經濟生活中,依舊要及時了解利率的變化,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經濟生活更加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