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方法,不找借口(1 / 1)

找方法,不找借口

促成成功與失敗有很多原因,同樣是一件事,人們通過不同途徑就會促成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簡單分析一下成功者與失敗者,我們會發現:成功的人敢於麵對問題,遇事冷靜,並且能在壓力麵前找到解決的方法,而失敗的人無力承擔任何問題,遇事慌亂退縮,不能及時解決問題反而是找各種借口甚至抱怨生活。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成功亦或失敗就看你怎樣去對待。

十多年前,小李在一家建築材料公司當業務員,當時公司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討賬。產品不錯,銷路也不錯,但產品銷出去後總是無法及時回款。有一位客戶買了公司十萬元產品,但總是以各種理由遲遲不肯付款,公司派了3批人去討賬但都沒拿到貨款。當時他剛到公司上班不久,就和一位姓張的同事一起被派去討賬,他們軟磨硬泡想盡了辦法,最後客戶終於同意了給錢,叫他們過兩天來拿。

對方給了一張10萬元的支票,他們高高興興地拿著支票去銀行取錢,結果卻被告知帳上隻有99920元,很明顯對方又要耍個花招,他們給的是一張無法兌現的支票。第二天就要放春節假了,如果不及時拿到錢不知又要拖延多久。遇到這種情況一般人可能一籌莫展了,但是小李突然靈機一動,拿出100元錢,讓同去的小張存到對方公司的賬戶裏去,這樣一來,賬戶裏就有了10萬元,他立即將支票兌現了。當他帶著這10萬元回到公司時,董事長對他大加讚賞。之後,他在公司不斷發展,5年之後當上了公司的副總經理,後來又當上了總經理。

這個精彩的討賬故事博得了大家陣陣熱烈的掌聲,大家都欽佩他凡事主動想辦法的精神,而且一致認為,他能有今天的發展與他這種精神密切相關。

與此相反,另外一位員工的表現卻大相徑庭,那是位剛剛畢業的女大學生,學識不錯形象也很好,但有個明顯的毛病就是做事不認真,遇到問題總是找借口搪塞,開始大家對她印象還不錯,但上班沒幾天她就開始遲到,辦公室領導幾次向她提出,她總是找這樣那樣的借口來解釋。一天領導安排她到北大送材料,要跑三個單位,結果僅僅跑了一個地方就回來了,領導問她怎麼回事,她解釋說:“北大好大啊,我都在傳達室問了幾次,才問到一個地方。”老總生氣了:“這三個單位都是北大著名的單位,你跑了一個下午怎麼會就找到這一個單位呢?”她急著辯解:“我真的去找了,不信你去問傳達室的人。”老總心裏更有氣了:“我去問傳達室幹什麼,你自己沒有找到單位,還叫老總去核實,這是什麼話!”其他員工也好心地幫她出主意,“你可以找北京的總機問問三個單位的電話,然後分別聯係,問好具體怎麼走再去”,“你不是找到其中一個單位了嗎,你可以向他們詢問其他兩家怎麼走,你還可以在進去之後問老師和學生”……誰知她一點都不理解同事的苦心,反而氣鼓鼓地說:“反正我已經盡力了……”就在這一瞬間老總下了辭退她的決心,既然這已經是你盡力之後達到的水平,想必你也不會有更高的水平了,那麼隻好請你離開公司了。雖然女孩的舉動讓很多人難以理解,但大家還是認為,像這種遇到問題不是想辦法解決而是找借口推諉的人,在職場中並不少見,而他們的命運也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