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麵之交:同別人隻見過一麵的交情,意謂交情不深
八拜之交: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謁見長輩的禮節,舊時朋友結為兄弟的關係
忘形之交:不拘身分、形跡的知心朋友
水魚之交:指像魚和水二者的關係一樣;舊時指君臣之間或夫妻之間的情誼
勢利之交:勢:權勢;利:利益;為權勢和利益進行的交往;指趨炎附勢的朋友
市道之交:指買賣雙方之間的關係;比喻人與人之間以利害關係為轉移的交情
生死之交:可共生死的朋友;可共生死的情誼
傾蓋之交:蓋:古車篷;傾蓋:停車;指一見如故的朋友
貧賤之交:貧困時結交的知心朋友
君子之交:賢者之間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虛華
布衣之交:不計身份、不論職位而結交的朋友
莫逆之交:彼此之間心心相印,情投意合,情深意篤
刎頸之交:可同生死共患難,彼此榮辱與共,肝膽相照的朋友
忘年之交:彼此年齡、輩分雖不相當,差距懸殊,但以互相傾慕而結識相交
忘相之交:以心相許,不分你我
忘言之交:無須用言語說明,而心照不宣、互知其意的朋友
肺腑之交:推心置腹,無話不談,言無不盡的朋友
金石之交:朋友之間的情誼堅如金石
金蘭之交:情誼契合,親如兄弟
再世之交:與人父、子兩代都相交
車笠之交:不因貴賤高低而異的朋友
患難之交:在困難時相交的知心朋友
總角之交:總角:兒童發髻向上分開的結果;指童年時期就結交的朋友
竹馬之交:竹馬:小孩當馬騎的竹竿;童年時代就要好的朋友
一人之交:好友;至交;謂親密如一人
一麵之交:隻見過一麵的交情;比喻交情很淺
心腹之交:指知己可靠的朋友
紀群之交:紀、群:人名,陳紀是陳群的父親;比喻累世之交情
管鮑之交:春秋時,齊人管仲和鮑叔牙相知最深;後常 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縞紵之交:縞紵:縞帶和紵衣;縞帶指用白色絹製成的大帶;紵衣指用苧麻纖維織成的衣服;指交情篤深
泛泛之交:泛泛:一般,平常;交情不深的朋友
爾汝之交:爾汝:古人彼此以爾汝相稱,表示親昵;指交情親密,不拘形跡
斷金之交:指情深誼厚的朋友
點頭之交:指交情甚淺,見了麵隻不過點點頭而已
烏集之交:指以利聚合,不以誠相待的交情
酒肉之交:在一起隻是吃喝玩樂而不幹正經事的朋友
古代年歲的別稱
繈褓:不滿周歲
孩提:兩至三歲
總角:幼年泛稱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始齔、韶年:男孩八歲
垂髻之年:指童年
黃口:十歲以下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歲
及笄:女子十五歲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標梅之年:出嫁
誌學:十五歲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歲
弱冠:二十歲
而立之年:三十歲
不惑之年、強壯之年:四十歲
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五十歲
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還曆之年:六十歲
古息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七十歲
杖朝之年:八十歲
耄耋:八十、九十歲
鮐背之年: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
茶壽:指一百零八歲
敬辭
一、令、尊:用在名詞或形容詞前,表示對別人親屬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如:
令尊、令堂:對別人父母的尊稱
令兄、令妹:對別人兄妹的敬稱
令郎、令愛:對別人兒女的敬稱
令閫、尊夫人:尊稱別人的妻子
令親:尊稱別人的親人
尊公、尊大人:稱對方的父親
二、先:表示已死,用於敬稱地位高的人或年長的人,如:
先帝:已死的皇帝
先賢:死去的有才德的人
先考或先父,已經死去的父親
先慈或先妣,已經死去的母親
三、惠、垂、俯、賜:用於對方對自己的行動。如:
惠臨、惠顧:指對方到自己這裏來
惠存:請別人保存自己的贈品
垂問、垂詢:指對方詢問自己
垂念:指別人想念自己
垂愛:稱對方(多指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愛護
俯就:請對方同意擔任職務
俯念:稱對方或上級體念
俯允:稱對方或上級允許
四、賜:指接受對方的給與。如:
賜教:別人指教自己
賜膳:別人用飯食招待自己
賜複:請別人給自己回信
五、高、貴、華:稱別人的事物。如:
高見:指別人的見解
高論;別人見解高明的言論
高足:尊稱別人的學生
高壽:用於問老人的年紀
高齡:用於稱老人的年齡
高就:對方任職
貴庚:問別人的年齡
貴體:稱別人身體
貴姓:問別人的姓氏
貴恙:詢問別人的疾病
貴幹:詢問別人要做什麼
華翰:稱別人的書信
華誕:別人的生日
華廈:別人的房屋
六、“賢”:稱呼對方,多用於平輩或晚輩。如:賢弟、賢侄等。
七、奉、拜:用於自己的行為涉及對方。如:
奉送:贈送
奉還:歸還
奉勸:勸告
奉陪:陪同
拜辭:向別人告別
拜讀:讀別人的文章
拜訪:訪問別人
拜服:對別人佩服
拜賀:向別人祝賀
拜托:托人辦事
八、借、勞、請:用於麻煩對方,希望對方做什麼事。如:
請問:希望別人回答
請教:希望別人指教
借光:客套話,用於請別人給自己方便或向人詢問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辭
借過:麻煩對方讓路
勞步:敬辭,用於謝別人來訪
勞駕:客套話,用於請別人做事或讓路
九、鈞、台:用於有關對方的事物或行為,針對尊長或上級使用。如:
鈞座:指尊長或上級的位置
鈞裁:請尊長或上級裁決事情
鈞簽:請尊長或上級鑒別
鈞啟:請尊長或上級開啟
台端:舊時稱對方(多用於機關、團體發給個人的函件)
台甫:舊時用於別人的表字
台駕:舊時稱對方
台鑒:舊式書信套語,用在開頭的稱呼之後,表示請對方看信
十、府:對方的家。如:
府第:稱對方之家
府上:稱對方的家或老家
十一、其它:
蒞臨:稱貴賓來到
駕臨:稱對方到來
雅意:稱對方的情意或意見
雅正:指把自己的詩文書畫等送給人時,表示請對方指教
斧正:用於請人改文章。也作斧政
呈正:把自己的作品送請別人批評改正。也作呈政
昆仲、昆弟、昆季:稱對方的兄弟。長為昆,幼為季
冰翁、泰山:舊時稱妻之父
法書:稱對方寫的字
足下:尊稱對方
屈駕:委屈大駕(多用於邀請人)
謙辭
一、家、舍、孝息、犬、老
家父、家嚴: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家母、家慈:對人稱自己的母親
家兄:對人稱自己的哥哥
家姐:對人稱自己的姐姐
舍間、舍下:謙稱自己的家
舍親:謙稱自己的親戚
舍妹:對人稱自己的妹妹
小兒、犬子、息男:古代稱自己的兒子
息女、小女:古代稱自己的女兒
老朽:老年人謙稱自己
老臉:年老人指自己的麵子
老身:老年婦女謙稱自己
二、拙、愚、鄙、敝
拙見:稱自己的文字或書畫
拙著、拙作:稱自己的文章
拙荊:稱自己妻子
愚兄:向比自己年齡小的人稱自己
愚弟:向比自己年齡大的人稱自己
愚見:稱自己的見解
鄙意:稱自己的意見
鄙薄:淺陋微薄(多用做謙辭)
鄙人、敝人:對人謙稱自己
三、不
不才:稱自己沒有才能
不敢當:表示承當不起(對方的招待、誇獎等)
不佞:沒有才能,舊時用來謙稱自己
不敏:不聰明,常用來表示自謙
四、寒
寒舍:對人稱自己的家
寒門:指自己出身低微
五、自稱
古代君王自稱:孤、寡人、朕、不穀等
哀家:死了丈夫的皇後或太後自稱
對長者稱自己:後進、後學、晚生、晚輩等
古代一般人的自稱:臣、仆、愚、蒙、不肖、在下、下走、下官、區區、牛馬走、小人、小可、後學、晚生、侍生等
六、叨、見
叨光:沾光(受到好處,表示感謝)
叨教:領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謝)
叨擾:打擾(受到款待,表示感謝)
見笑:被別人恥笑
見諒:請對方原諒
七、其他
久仰:仰慕已久
塗鴉:說自己的字寫得很壞
綿薄:謙稱自己薄弱的能力
承乏:表示所在職位因一時沒有適當人選,隻好暫由自己充任
托福:是依賴別人的福氣,使自己幸運(多用於回答別人的問候)
竊以為、竊為:謙稱自己的意見
拋磚引玉:謙辭,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引出別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見
不情之請:不合情理的請求(向人求助時稱自己的請求)
不吝指教:不吝惜自己的經驗來教誨
不足掛齒:說自己的事不值得提起
恕不遠送:表示不再繼續送。恕:請對方不要計較
洗耳恭聽:專心地聽(請人講話時說的客氣話)
婉辭
天子、太後、公卿王侯之死稱:薨、崩、大薨、駕崩、百歲、千秋、晏駕、大行、不祿、登遐、山陵崩等父母之死稱:見背、孤露、棄養等
佛道徒之死稱:涅檠、圓寂、坐化、羽化、仙遊、仙逝等。“仙逝”現也用於稱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一般人的死稱:老、故、逝、終、不諱、卒、歿、疾終、亡故、長逝、長眠、永眠、溘逝、過世、謝世、棄世、下世、厭世、壽終、殞命、就木、作古、千古、安息、解駕、遷神、遷形、遷化、隱化、遁化、捐生、歸天、歸西、就木、殞命、捐舍館、魂遊地府等
對死於意外事故:遇難、喪生、罹難等
為人民事業、正義而死:犧牲、捐軀、殉國、殉職等
未成年而死:夭亡、夭折等
高齡而死:歸天、仙逝、壽終正寢等
受傷:掛花、掛彩等
病:抱恙、抱痾、欠安、違和等
辭官:掛冠、致仕、乞孩乞骸骨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