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獨斷專行,搞一言堂、一邊倒,不講民主,凡事一人說了算,造成“一把手絕對真理、二把手相對真理、三把手沒有真理”的不正常現象。有的班子成員認為單位扛大旗的是正職,自己的責任不過是敲敲邊鼓而已,甚至認為單位有己無己與全局關係不大,於是開會靠邊,表態在後,當說不說,當斷不斷。有的班子成員擔心工作攬多了、管寬了、抓細了,會給同事們以越權和爭權的印象。有的班子成員認為正職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不如自己,委身副職,感到屈才,旁邊看“戲”,暗中拆台。
此外,正職與副職坐不到一起去,特別是黨政“一把手”鬧矛盾,相互指責,對領導班子的團結影響很大。正職與副職即使坐到一塊兒去,也難以形成一致:意一見。形成一致意見後,也不能得到正確迅速的實施。甚至拉幫結夥搞宗派,你在謀事,他在謀人。部分領導幹部在下屬之間搞小圈子,在班子內部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甚至挾嫌報複。有的成員把班子的決議隨意向外擴散,嚴重違反組織原則。
作為“班長”,如果帶不好“一班人”,就是不稱職。“班長”既是領導班子中平等的一員,又在領導班子中處於關鍵位置,負有特別重大的責任。一個地區、一個部門、一個單位、一個方麵工作做得如何,領導班子狀況怎樣,同“班長”的關係很大、很直接,因而各級領導班子的“班長”必須嚴格要求自己。領導班子的“班長”應當在以下幾個方麵嚴格要求自己:
一是把握全局。所謂把握全局,就是要從大局看問題,既善於抓住主要矛盾,又善於照顧全盤,能夠協調各方麵的關係和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性。在領導班子內部,要用大局來統一思想,妥善處理各種矛盾,協調行動,使戰略決策目標得以圓滿實現。
二是團結同誌。團結同誌,就是要胸襟開闊,光明磊落,互相學習,互相尊重,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表裏如一,不當麵一套背後一套,更不陽奉陰違,不搞分裂,不搞陰謀詭計。
三是加強修養。要克服庸俗的權力觀念,增強對黨、對人民、對同誌的責任意識,不被各種各樣的關係網所束縛。要有“雅量”,善於聽取各方麵的意見,包括反對自己的意見。
“班長”要知道“眾人拾柴火焰高”。個人智慧再高也是有限的,隻有兼聽廣納,才能防止工作失誤。現實生活中,有的“班長”認為自己“帥”印在手,一切都應由自己下命令;有的自以為是,獨斷專行;等等。究其根源,除了缺乏有效的製約機製外,從主觀方麵看,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自知之明。當“班長”而不當家長,貴在“以眾人之明為一明,以眾人之聰為一聰”。在領導活動中,“班長”堂”,努力做到廣開言路、集思廣益,應堅持不搞“一言堂”,多搞“群言善於集中班子各成員的智慧;應寬宏大度,善於容人,有容言、容過、容才之量,善於團結意見不同的副手一道工作,嚴於律己,樂於聞過,勇於改過。隻有這樣,才能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征途上,不負時代重托,不辱“班長”使命。
寬容對待班子成員
古人說:“孤則易折,眾則難摧。”這說明團結的重要性。人生不過匆匆數十載,在我們的工作曆程中,能有一段時間與同事同舟共濟,同議發展之計,共商振興之策,這是難得的緣分。大家在合作共事中表現出的求真務實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建立的肝膽相照的友誼。單位領導班子都要以長遠的眼光、寬闊的胸懷、平和的心態來處理好班子成員之間、班子成員和集體的關係。有人把領導班子好比團隊的發動機,如果缺乏寬容這個潤滑劑,機器運轉就會幹澀、低效,長期“磨損”還會導致發動機報廢。一個班子之內,盡管成員的分工不同,職責不同,但工作是一個整體,班子更應該是一個整體,成員之間應該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如果班子成員既有合作精神,又有補台意識,大家就能在一個心情舒暢的環境下工作。要達到這個目的,需要坦誠相見、和睦相處。更多的時候,還需要互相理解、互相忍耐,用寬容之心來維護班子團結這個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