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村(1 / 2)

漫邊無際的山野,鐵幹虯枝,旁逸斜出;百木參天,可撥雲霄;漫山遍野的綠、涓涓細流潺潺流水,蔚藍晴空浪爽,偶有蒼鷹展翅騰空,振翅九霄。情景之間,山水環繞,草木茂盛,仿若畫卷,安靜祥和,猶如世外桃源。

順視而下,便是一條“嘩嘩”流淌,泉水清澈的小溪。小溪寬則三兩丈,長則綿延不絕,仿若盤曲長龍,直通山腳;溪水不深,至深者十尺,淺者,可至人腳腕;清澈可見溪底,可見魚苗,其水甘甜,掘於斷壁石縫之間,乃是孕育山間生靈的天然源泉。

而溪至盡頭,便是瀑布,瀑布之下兩裏遠的地方,乃是背靠此山的第一座村莊,名為,村中有口一百零一戶,四百七十一人;村民和諧,民風純樸,以打獵種植為生,又常遭猛禽野獸襲擾,固頗有武力。

話說!十幾年之前,朝局政治動蕩,帝王失道,官僚附庸,壓榨鄉裏。百姓水深火熱,舉步維艱,死亡者數矣!百姓無奈,苟延難喘,流亡乃至退山野為賊寇、流匪者,數以萬計,天下二十三州,倍受禍害。

所居,乃是南州,州轄六郡,其中所在,名為山南郡,其下十縣裏,名為衛縣,衛縣之下,身後大山,名為大別山。背靠大山,直通南越,衛縣之地理位置,尤為特殊,恐有蠻人大舉入侵之危害。

然!流寇也是禍害居多,就說大別山處,就在幾年前,來了一群馬匪,百十人多,彪悍異常,居山為王,斷其水源,山下數村,頗受其害。百姓怨道,欲報官府,官府發兵數次,敗逃。討伐無功,反而坐其大,至今日,賊匪已達二百有餘,威脅極大。

聽說,,秦安之家,秦家二子,小名秦二郎,大名秦墨,生來孔武有力,力大無窮,幼能舉鼎十五斤,十二歲便能舉鼎百斤,十五歲就能生抗猛熊,自幼又極為聰慧,學之即會,有過目不忘之能,先生稱其大才,武能安邦,文能濟世。又預言稱,“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十裏之鄉,都有耳聞,名聲顯赫。

公元陳雍625年,八月八日,早。

秦安家外,聚集了村裏老老少少百來人,臉色緊張忐忑,著急焦慮,卻有極為安靜,不吵不鬧,不似白喜之事。

“娘親,二哥何時方能醒來?”說話的是秦家小妹,小妹名為秦嵐,時年十四歲,秦墨三妹,這時眼眶通紅,焦慮萬安,腦袋匍匐,安於婦女的裙腹之中。

婦女名為秦愫,三十八歲,乃是秦安表妹,又是其妻,大郎秦懷、三妹秦嵐之母,秦墨的嬸嬸。此刻也是無比擔心。

“放心吧!二郎命裏福貴,乃千年不世之才,怎能如此輕易妄命!何況?有仙師青雲道人救治,二郎定會無憂。”嬸嬸輕手拍在秦嵐的後背處,細聲安慰著。

但秦墨身中匪寇數刀,失血頗多,回來家時,已是血人,奄奄一息,秦愫見了,也是嚇了一跳,後背直冒冷汗。請了鄉裏郎中,都說無救,即使天人在世,也是難以回天。說來巧合,正好遇其青雲道人在此巡遊,青雲道人,蹤跡不定,飄飄欲仙,世人稱其仙人。而恰好,二郎傷重,便遇其人,可能命中有緣,秦墨或可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