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陽光很好,周道半躺著靠在樹蔭下的竹榻上,眯縫著眼,像是假寐。
這是個農家小院兒,古樸而安靜。一間正房兩間偏房和三麵圍起的竹篾子土牆,構築了這圈小院子。牆上屋下不常走動的地方都長著青苔,間搭著幾處雜草,沒人收拾也用不著。現在是晌午,屋子裏麵黑咕弄咚看不清楚,感覺泛著陳舊,但舊也有舊的味道。
院門這時動了一下,卻沒被推開,接著便傳來敲門聲"周公子",又等了下,"周公子,時辰差不多了。""嗯,走吧。"周道應了聲。門推開了,進來的是憨娃,一個半大小子。他今天特意穿了上衣,有些補丁,但不至像往常那樣光著上半身。
周道坐了起來,眼睛發直,他揉了揉眼,確保沒有眼屎。憨娃就站在旁邊也不再吭聲。周道呼了一口氣,站起身"走",隨後雙手拎起躺椅邊一個看似頗有些份量的布包袱背上肩。二人鎖上院門,一前一後向祠堂走去。
祠堂在珠溪鎮的邊兒上,靠近道路的盡頭,一個青磚小院加上一排房,牆頭屋簷長滿苔蘚,一看就有些年頭,院內有兩顆雜樹,但地上幹淨整潔。
一進堂屋就看見有五個人正坐在主客位置上說著話。"來了?"說話的是王三,這次買賣的中人。王三旁邊的是兩個上了歲數的老頭,四爺和魏老頭。魏老頭須發全白,看著德高望重的樣子,他倆在這兒隻是作個見證。還有就是屈寶昌和屈老大兩父子,也跟著起身笑道"時辰正好,就隻等潘爺了。"彼此都認識,於是大家又落坐聊了起來,憨娃站在周道身後,盯著周道的包袱。
過了兩柱香,潘爺來了。笑道"久候了,各位。""哎呀,這是哪裏的話,潘爺能來就是給麵子。"王三笑著拱手,大家忙起身見禮。潘爺是縣裏的巡捕都頭,管著珠溪鎮這片兒,在本地很有些威勢。他今日沒穿差服,著一襲灰色長衫,看上去四十歲上下,方臉短須,個子不算高但結實,額頭皺紋很深,雙目有神。
潘爺看向一側的周道"周公子可考虙清楚了?""嗯,想定了。""屈老爺子呢?""定了!剩下的事還要仰仗潘爺。"屈寶昌咬著牙,看樣子下了很大的決心。"那好。王三,字據和地契都備妥當了吧?""都備齊了。"王三趕緊道。一刻鍾後,周道和老屈分別在字據上畫押完畢。潘爺作保,王三作為中人也都具簽畫押。
“周公子,你別看這是山地,坡陡些,雖不好種糧食,但竹子卻多,還有不少雜樹,按每拾畝叁貫六百文的價錢,這一百九十畝山林你著實拿的劃算。若不是我家閨女要置辦嫁妝,哪裏舍得賣嘛!”老屈叫著屈,臉上卻放著光,似乎鬆了口氣,人也有了笑模樣。“老屈說的是,要不是戰亂時節,山坡林地也不會是這個價錢。"潘爺點頭,接著道"按說周公子是尊貴人,在這山上弄些禽舍,是有些子稀奇,但坐吃山空畢竟也不是長法,置備些產業才是穩妥。好在地方是足夠大,蓋個一院房子有地有木料。另外那條瀑布下麵,入珠溪的河口那兒,地勢雖說低畦,但好歹也算平整,弄一弄,搞個魚塘什麼的也成啊。”潘爺說著話,麵色看著和悅。
“周公子,你現在可以把五貫的定錢交給屈老爺子了。這份契書你倆各自收好,我回頭就去打聲招呼。三日後,晌午,還是我們這些人,由屈爺戴上地契到鎮上的差房報備過戶,剩下的六十六貫二百錢也都在那兒辦理交割,你們看可妥當?”王三是老手,專幹這個的,眾人皆附和。
屋裏這時的氣氛也活泛起來。“潘爺,這是您作保的保錢,兩貫您老收好。""老王這是你中人的五百錢,四爺和魏爺這是你們各自的兩百錢。”屈老頭用胳膊捅了捅木在一邊的兒子,屈大趕緊將早備好的幾個袋子中大的那一袋打開,正是兩貫,恭敬地遞給潘爺。又將其餘的分別交給了王三、四爺等人,王三仙笑著接了揣入懷中“卻之不恭,卻之不恭”。周道也忙從包袱裏掏出大小不等的錢袋交於他們幾位。遂拱手道“潘爺,王爺,還有魏爺四爺,今日可是麻煩幾位了。這會兒事情辦完也到中午,我作東,請各位移步鎮上的小陽灶吃個便飯,好好喝幾杯如何。”潘爺笑著拱拱手“如此,恭敬不如從命了,嗬嗬”。
三日後,眾人再次來到鎮上的差房,由吳錄事在帳薄上重新登記了地契的變更,並將加蓋過大印的地契交還給周道。在繳清了差事費用六百文後,周道便將剩下的數十貫一並當麵交割給了屈家,並收好了字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