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秀麗的西子湖畔,正被越來越緊張的政治空氣籠罩著。
3月31日,從上海回到北京的康生再向周恩來、彭真詳細傳達毛澤東28日-30日的三次談話。毛澤東在這幾次談話中更加激烈地點名批評彭真、陸定一等,甚至警告說:如果再包庇壞人,###要解散,北京市委要解散,“五人小組”要解散。
毛澤東的談話表明,從發表姚文元文章開始的一場政治風暴正在擴展,形勢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了。
即使在這個時候,周恩來對他正在抓的華北農業仍一直牢牢惦念著。就在康生做這番傳達的當晚,他又啟程前往河北的石家莊、寧晉、薊縣、邯鄲、魏縣、大名、臨漳、磁縣等地,視察並部署抗旱和邢台地震後的救災工作。
4月2日,他在邯鄲寫給毛澤東並報書記處的報告中說:
“我31日晚到石家莊,4月1日到第二次地震重災區五個地方看望群眾和傷員,晚到邢台。”“2日至6日我在邯鄲,視察各地打井抗旱春播生產工作,擬每隔10日回北京一次。如有急事,當由彭真同誌告我趕回。”
周恩來堅定不移地抓農業,是有長遠考慮的。他這時說過:人生下來第一件事是要吃飯,要穿衣服,吃飯、穿衣的材料、原料,都是農村來的,對6億農民,要教育他們,支持他們,鼓舞他們。
在中國實現包括農業在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周恩來長期以來一直放在首要地位來考慮的由衷願望。
然而,他的這種願望的實現一次又一次地被打亂。越來越緊張的學術批判形勢已不允許周恩來繼續集中精力抓華北農業工作,他原來計劃的“每隔十日回北京一次”的日程安排也無法做到了。4月9日、11日和12日,他出席討論學術批判的中央書記處會議。會上,康生再次傳達毛澤東近來的一係列批評後,決定撤銷經中央批準並轉發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組《彙報提綱》。彭真和周恩來等到會的中央領導人“對這次重大錯誤都作了初步檢查”,並表示“一致同意主席的批評和指示”。
中央下發《五一六通知》,針對誰?周恩來也有猜測,但卻從未想到矛頭是指向國家主席劉少奇
4月16日,周恩來、鄧小平、彭真、葉劍英和各中央局負責人到杭州,出席毛澤東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22日,毛澤東在會上提出:我不相信隻是吳晗的問題,吳晗問題之所以嚴重,是因為“朝裏有人”,中央有,各區、各省、市都有,軍隊也有。出修正主義,不隻文化出,黨政軍也要出,主要是黨、軍。24日,政治局常委擴大會初步通過了經毛澤東多次修改審定的中共中央《通知稿》和以陳伯達為組長、江青等為副組長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組成員名單。會議期間,周恩來找彭真談了三次話。28、29日,毛澤東再次對彭真和中共北京市委提出嚴厲指責,並在黨內一些文件上刪去彭真的名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