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毛澤東毫不讓步,他一針見血地批道:“你的職務就是研究國內外動態,這已經是大任務了。此事我對你說了多次,不要說沒有工作。此囑。”
不久,毛澤東又針對江青提出的“由王洪文任副委員長,排在朱(德)、董(必武)之後”的“組閣”意見給予痛斥:“江青有野心,她是想叫王洪文做委員長,她自己做黨的主席。”
這時,離四屆人大開幕時間已不到一個月了。
周總理抱病飛長沙,毛澤東再一次肯定鄧小平“人才難得”。“四人幫”的“組閣”夢終於徹底破產
已拖延10年之久的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真可以說是多災多難,開之不易。
1970年,林彪一夥為在四屆人大通過的新憲法上設國家主席(實際是林彪想當國家主席),曾大鬧當年的廬山會議。4年之後,江青等人又瞅準四屆人大的時機,不擇手段地耍陰謀由他們來“組閣”。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曆史表明,林彪、江青這兩個反革命集團不除,才真是黨無寧日,國無寧日,民無寧日。
1974年12月間,在這關係到由誰來掌握黨和國家領導權的關鍵時刻,周恩來不顧自己頻繁做治療手術、體質每況愈下的不利狀況,遵照毛澤東的指示,毅然擔當籌備召開四屆人大這一關係黨和國家命運的曆史重任。
12月中旬,他在審閱出席四屆人大代表名額的分配名單後,致信中央政治局,提議增加若幹老幹部的名額。隨即,他又審閱、修改了由鄧小平主持起草的政府工作報告草稿,並予以批準。
在最關鍵的人事安排問題上,周恩來更是反複斟酌,煞費苦心。針對“四人幫”一夥竭力要把他們選定的“新生力量”安插在文化、教育、體育等部門的情況,周恩來約鄧小平、李先念等人多次進行研究,商量對策。最後確定,###關係重大,不能讓步,應以周榮鑫掌管為宜;而文化部、體委則可作些妥協,以封住“四人幫”的嘴。
12月18日下午,周恩來在醫院裏同鄧小平作1974年的最後一次單獨談話,定下有關四屆人大的各項重要方案。至此,曆經幾度風雨、幾度春秋的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各項準備工作,已全部就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