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風中勁竹看小平(14)(1 / 1)

他們指控鄧小平歪曲了毛澤東的三點指示-反對修正主義,實現安定團結和發展生產。而鄧小平則提出:“三項任務是個統一的整體。”他們攻擊說1975年鄧小平領導下製定的恢複工業、鐵路、鋼鐵冶金、軍隊和教育工作的方案,以及反對諸如江青排演的“革命樣板戲”是修正主義的表現。到了3月份,毛澤東也支持了這場運動。批判文章中出現了毛澤東的最新指示:“翻案不得人心”、“資產階級就在黨內,就是那些走資本主義道路的人,他們還在走。”3月底又出現了一個最新指示:“這個人不抓階級鬥爭。他從來不以此為綱。總是白貓黑貓,不區別帝國主義和馬克思主義。”這已很明顯,這位黨內最高決策人也對鄧小平的做法不滿。而上海《文彙報》則出現了連周恩來也一起攻擊的文章“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支持另一個死不改悔的走資派”。

鄧小平確實沒有悔改。在一次學生批鬥大會上,當“造反派”們列舉他的“錯誤”,要他作自我批評時,鄧小平說:“我已經老了,聽力不太好,你們說的,我一句也聽不清楚。”後來,鄧小平回到華南,這裏的軍隊和黨的負責人都是他的老戰友,複出後為整頓作出巨大貢獻並取得明顯成效的功勳式人物,竟又一次來到老戰友這裏,來躲避顛倒黑白的批鬥。

1976年的清明節,是一個不平常的日子。幾百萬人來到天安門緬懷周總理,抗議“四人幫”的罪行。這時的中國人民已開始覺醒,並與“四人幫”做了堅決的鬥爭,於是爆發了震驚中外的“###”。“四人幫”利用這一事件,誣蔑它是鄧小平“煽動的”一場“反革命暴亂”,矛頭指向毛主席和黨中央。“四人幫”借此大做文章,以便迫使毛澤東和政治局領導核心作出撤銷鄧小平職務的決定。1976年4月7日公布了一條決定:華國鋒已不是代總理,而是政府首腦和黨的第一副主席。決議表明撤銷鄧小平黨內外一切職務,保留黨籍,以觀後效。

這對於工作剛有成效正欲大展宏圖的政治家鄧小平來說,無疑又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但他從來就沒有絕望。正如鄧榕在一篇回憶文章中提到她父親總愛說“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說明了鄧小平頑強不屈和樂觀的性格。

但是,覺醒的中國人民已不再允許“四人幫”繼續禍國殃民了。毛澤東逝世以後,“四人幫”露出了醜惡的嘴臉,企圖搶班奪權,被葉劍英、李先念、華國鋒等一舉粉碎。奇怪的是,粉碎“四人幫”後,鄧小平的問題並沒有立刻得到解決,因為當時有些中央的領導同誌還囿於“兩個凡是”的框子裏,引起了一場“真理標準”的討論。討論的結果是真正的真理-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取得了勝利。的確,經曆了十年###的人們已從狂熱中,從烏托邦式的幻想中醒來,他們變得理智而清醒,變得很務實。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國共產黨在北京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對“文化大革命”的錯誤進行了全麵的糾正。早在7月16日至21日召開的十一屆二中全會上,鄧小平就恢複了失去的所有職務,而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則進一步鞏固了他的理論和威望。從此,曆史把他推上了“總設計師”的位置,這反映了億萬人民的意願。

今天,這位曆盡坎坷的“風中竹”式的老人,終於為中國人民設計出了一幅美好的藍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