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康生罪惡的政治生涯(2)(1 / 1)

他首先將自己的辦公室設在中央政治研究室,靠近為毛澤東準備的辦公室,這樣可以“近水樓台”。這一招很靈驗,沒有幾個月的時間,他由於全力投入,著手抓理論工作,而被任命為中共中央文教小組副組長,1959年他又被任命為《毛澤東選集》編委會副主任。此間,康生又毛遂自薦,向毛澤東建議在中央文教小組下設理論小組,由康生兼任組長,此後又將理論小組提升為中央理論小組,他身兼二任,撈取了實權。

這年下半年,中央決定康生兼管黨校的工作。這更使康生喜出望外,他可以如願以償地在這個位置上打著馬列主義“理論權威”的幌子招搖撞騙而通行無阻了。

康生開始使出了以前的那套“看家本領”,用一步比一步高的調門吹捧毛澤東,製造個人迷信,循序漸進地將毛澤東神化。他用理論作為敲門磚,漸漸博得了最高領導人的歡心。他借大談“毛主席對馬列主義的最新發展”來標榜自己是無產階級的“理論權威”,並將此作為他的萬能法寶,作為他的護身符和遮醜布,來為自己撈取政治資本。“功夫不負有心人”,康生終於敲開了最高權力之門,達到了自己的目的,爬上了更高的地位。在這之後20年內的各種政治運動中,康生一直安然無恙,而且還能步步高升,可見康生走的這著棋又是相當“成功”的。

“文化大革命”前夕,康生就感覺到了一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於是便捷足先登,在政治舞台上煽風點火,製造混亂。早在1964年,康生就多次向毛澤東說過:“吳晗的《海瑞罷官》同廬山會議有關,是替彭德懷翻案。”他不顧曆史事實,“發明”了《海瑞罷官》的“要害”是“罷官”。康生不愧是諳熟奸道的高參和玩弄陰謀手段的高手。在江青彙報碰釘子後,他親自向毛澤東進言,說自己考慮了兩三年,看出《海》劇是為彭德懷鳴冤叫屈,為彭德懷翻案。康生的描述引起了主席的重視,他由於搶了頭功而倍加受寵。他後來又在《評新編曆史劇〈海瑞罷官〉》整個部署上,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篇文章的發表,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陰謀,是江青授意張春橋、姚文元炮製的。從中共中央常委、政治局到書記處,除康生以外,其餘人都被蒙在鼓裏,不知道文章的由來。

1965年,中央決定成立五人文化革命領導小組,彭真被委任為組長,康生當上了副職。他與江青等人一直暗中勾結,為他們出謀劃策,同時又把文化革命領導小組的情況一五一十地透露給江青,對江青掀起天下大亂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