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拿陳伯達開刀。林彪一夥從此一蹶不振,陳伯達更是一個跟頭從廬山頂栽到了山腳下
有高峰就有低穀。狐狸的尾巴終究是要露出來的。在1970年的廬山會議上,毛澤東真正看到了陳伯達的“尾巴”,並牢牢抓住不放。
這次會議主要是討論修改《憲法》,就是是否要設立國家主席。《憲法》起草小組的陳伯達,又一次和林彪合作幹大事了。他積極支持林彪設立國家主席和“天才論”觀點,這套“天才”理論又是陳伯達的傑作,從而徹底暴露了他和林彪的不正當關係。此時,毛澤東異常的清醒!毛澤東說:“陳伯達帶的頭,一是堅持設國家主席;二是‘天才論’,鼓動一些人、蒙騙一些人起哄,大有炸平廬山、停止地球轉動之勢。”毛澤東這時已認識到,陳伯達是個居心不良的可疑分子,是混入黨內的反黨分子。毛澤東發表了《我的一點意見》,從陳伯達30多年在重大問題上不合作說起,揭穿陳伯達搞的“天才論”的語錄幾乎沒有幾條是馬克思主義的。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毛澤東的話起了關鍵作用。廬山會議上,陳伯達受到應有的嚴厲批判。
會議結束後,中央宣布了對陳伯達的審查。1971年,中央提出了陳伯達問題的實質,認為,“早在九屆二中全會以前,林彪背著毛主席和中央政治局大多數同誌同老反共分子陳伯達勾結在一起,指揮黃、吳、葉、李、邱等多次開會,多方串聯,陰謀策劃,妄圖推翻以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由於受曆史的局限,中央隻針對1970年在廬山召開的中共中央九屆二中全會上,陳伯達追隨林彪、葉群拋出“天才論”,為設國家主席之爭所犯的錯誤,而沒有對陳伯達違反國家法律的罪行進行起訴。他暫時逃脫了法律的製裁。
陳伯達最後求見毛澤東。葉群、江青同聲大呼:“我們上了老夫子的當”
“文化大革命”結束了。那種少數人無法無天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了。中國要恢複法律的尊嚴。古人雲: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如果把陳伯達隻列入黨內審查,很多高級幹部不同意,許多群眾也不能答應。
1980年冬季,一個姍姍來遲的被告走上法庭,他是江青反革命集團中最後一個出場的。出場的前一天,他問監管員:“明天是不是該審我了?”“你怎麼知道的?”監管員知道通知他的時候還未到,有些驚異地望著他。“是我計算的,前麵四個我估計已審完了,該輪到我了。”這一天是1980年11月27日。問話的是頭腦仍然很清醒的陳伯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