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再起漣漪(1 / 2)

離開祁山之後,陳文遠三人一路可謂風平浪靜,但是三人也不著急趕路,所以花費了十來天才走到血神宗境內,傳送陣就在肉眼可見的不遠處,由幽冥狼騎兵看守。

與玄天城不同,太陰城是沒有自己的修士軍隊的,城內基本治安等方麵的事情都是由幽冥狼騎兵直接負責。

張子陵望著不遠的傳送陣,道:“之前答應過王老前輩要護你到新陽城,而今傳送陣已在眼前。昨日道門有消息傳來,說有一名中年道人在南海之濱,用竹籃收了一頭作亂的龍鰍,猜測有可能是我消失了三十年的四師伯,我必須走上一遭,因此隻能送你到此了。”

陳文遠看著這位相處了十幾天的年輕道人,也大概知曉其性格淡泊,不喜歡所謂的繁文縟節,隻是略微彎腰,當作感激之禮,也不多言,目送著年輕道人逐漸遠去。

張子陵離開後,陳文遠帶著無言來到了傳送陣旁,繳納了靈石之後,正要踏入傳送陣之中,卻被一旁的無言拉住了。

陳文遠順著無言的目光望去,隻見就在自己身旁不遠處站著一位中年男子,長的劍眉星目,膚色黝黑,身材高大,更誇張的是他身後背斜負著一杆漆黑的大戟,即便如此是斜著的,大戟也要比男子的頭要高出不少,很難想象要如何才能舞的動這杆大戟。

中年男子見無言拉住了陳文遠,略感詫異,不由得多看了無言兩眼。

“你就是陳文遠吧,我叫軒轅七殺,是刑部的人,這次找你來是想向你詢問一下關於屍鬼宗叛徒楊傲的事情,順便替人給你帶句話。”

大秦設有六部,分別為吏、戶、禮、兵、刑、工,其中刑部乃是六部之中最讓人聞風喪膽的。

刑部掌管著整個大秦的刑法,設有刑法堂,專門捉拿各種違反大秦律例的修士。

最開始的時候刑法堂都是有朝廷自大秦軍隊之中選出,後來由於抓的修士太多,加之當今皇帝陛下施行仁政,有些罪不致死的修士,便讓其加入刑法堂為朝廷效力,終生不得離開,久而久之,如今的刑法堂便分成了兩大陣營,分別由從軍隊選拔出來的軍士和犯了小罪的修士組成。

而刑法堂近百年最有名的人便是陳文遠眼前這位名叫軒轅七殺的男子了。

軒轅七殺出自軒轅家族,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家族,古老到萬年前紫陽王朝開國之前,那個人族最為弱小的時代就已經存在了,初始隻是一個小小的部落,人口隻有十幾人,後來在妖獸的統治下逐漸壯大,逐漸成為方圓萬裏最強大的部落,在萬年前族中更是出現了一名驚豔絕倫的人物,名為軒轅天,軒轅天天資驚人,一身修為神鬼莫測,據民間傳說,軒轅天可能是當年人族第一個到達天問境的修士,後來更是帶領人族在這片土地之上開疆擴土,協助紫陽王朝開創了人族這萬年以來的盛世。

紫陽王朝雖然被太祖皇帝所滅,但軒轅家族卻依舊傳承了下來,如今依舊是大秦最為龐大的家族,號稱門下三萬食客,家族內強者無數,底蘊深厚,堪比二流宗門,為當今大秦“三家”之首。

軒轅七殺乃是當代軒轅家主軒轅傑一脈的次子,而今不過一百多歲,對於修士來說,修行之路不過剛剛開始而已,如此年紀卻已經成了刑法堂公認的第一高手,隻要是被他追捕的犯人,沒有一個能夠逃脫掉。

除了一身修為高深莫測之外,軒轅七殺最出名的便是他的行事風格。

可以說軒轅七殺修為不是大秦最高的,但是若要論鐵麵無私,無人能出其右。

最出名的一件事便是軒轅七殺強闖軒轅家族,親手將自己的親生大哥軒轅康逮捕歸案,至今仍在刑部特設的煉獄之中受刑。

也是因此,軒轅七殺由軒轅靖更名為軒轅七殺,意為有七種人當殺,分別為禍國、殃民、貪官、汙吏、不忠、不孝、不義。

陳文遠在《修行實錄》中見到過關於軒轅七殺的記載,稱其為“忠勇無雙”。

麵對這位忠勇無雙的軒轅七殺,陳文遠將所見楊傲之事詳細說了一遍,絲毫沒有遺漏。

軒轅七殺聽完之後,也沒有繼續追問,而是從懷中掏出一支筆交給陳文遠。

筆杆呈紫紅色,一看就是用上等紫檀木所作,令人驚奇的是筆頭並不是尋常一樣的純白色筆毛,而是呈乳白色,散發著一股曆史的氣息。

“這是王丞相托我帶給你的,說儒道祖書雖然已經隻是一本普通的書了,但是畢竟代表了儒家幾千年。這支筆與儒道祖書乃是配套而成,名為君子筆,均是當年孔聖人所使用過的,當年王丞相與王常遠前輩的父親將此二寶分別交由兩人保管。而今儒道祖書已經廢掉,此筆也沒有任何意義了,因此不如送給你,希望你能好好利用這支筆,同時這支筆也是王丞相的信物,拿著這支筆,你可以自由出入丞相府。”

陳文遠接過君子筆,發覺這支筆雖然是完全使用紫檀木所作,但是手感輕盈,剛入手便有一股清涼之感彌漫心頭,令人心靜如水。

陳文遠將此筆與儒道祖書放在一起,貼身收好,而並非放入儲物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