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戒和尚的要求下,陸丞之現場作畫。一張長有五尺,寬有三尺的宣紙鋪在桌案上,陸丞之開始袖手作山河,而那畫法,卻是不用筆墨,直接以浩然正氣畫圖!
這一幕,將顧離三人驚訝的不輕,這是什麼作圖之法?他們是從未聽聞。
隻見浩然正氣彙聚而去,那畫紙之上便印下水墨丹青,開始出現山水輪廓,一座雄壯的雁蕩山,正在成型。山中開始勾勒那雄據萬裏的雁門大關,橫亙於斯,拒北大漠。
繼而開始出現“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景,為整個圖增添遼闊蒼涼之意境。整個繪畫過程,宛若行雲流水,道韻天成!
顧離幾人已經看過了之前岑遙畫的《雁蕩山》大圖,但此刻再看陸丞之作畫,完全是另一種光景!他們的靈魂,似乎都要被這幅圖給吸引,就如同自己置身於那裏。
站在雁門關城牆之上,南望錦繡山河,大雪紛飛,萬千軍帳建在雪原之中,燈火闌珊。北望塞北,枯寂大漠,毫無生機,一眼望不到邊的荒涼,漫天飛雪。
野營萬裏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這幅圖的意境,是凜冬!
但是下一刻,意境變了,顧離三人和岑遙,來到了春光明媚的春日,雁門關大雪消融,彙入一條河流,南流北嶽。南方萬物生長,生機煥發。北方依舊是無垠的枯寂荒漠。他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那是一種令人渴慕的溫暖,可以融去心裏的積雪,使人蓬勃向上。
繼而意境再變,到了夏日,秋日……
四季輪轉,是四種不同的景象,不同的感受,唯一不變的,是那日月山河,蒼涼遼闊。
這一刻,四個少年人的神念,全部陷入了圖畫之中的意境,感同身受,不能自拔。他們的身體似有光華閃爍,氣海吞升,體內真氣都要沸騰。
《雁蕩山》之圖,蕩魂壯魄。顧離隻覺得自己的魂魄,全部離體,隨著神念遁入了圖畫之中,感受不同的意境。其他三人亦是如此。
一魄於春日裏納氣壯息,是為氣魄。一魄於飛雪中舉冰鍛造,是為力魄。一魄於夏日裏避暑振神,是為精魄,一魄於秋日裏同悲怒懷,是為英魄。
靈慧魄感悟,中樞魄運作,天衝魄煉法。
繼而七魄同歸,四季輪轉,元氣住身,命魂覺醒,元初。七魄盛而辟氣海,凝真氣,鍛肉身,黃庭。肉身乃成,靈慧魄、天衝魄出竅,感悟溝連天地之勢,命魂鑄造蓮台,蓮台。大道蓮台鑄就,花開不敗,蛻去凡胎,乘風禦虛……
四個人,在《雁蕩山》圖中,重新經曆了一個完整的修行,更深層次的感悟修行境界以及三魂七魄之間的緊密聯係。
這是陸丞之對他們的饋贈。四人收獲良多。
“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住其身。所謂修行,無非就是修士逆伐天地,圓滿魂魄,登臨仙道,超越天地的過程。”不戒和尚看著四個入境的少年少女,有些欣慰,“這幾個年輕人都很不錯,潛力極大。日後入上五境還是簡簡單單的。”
“可是你有沒有發現,顧離的命魂實在隱晦,好似被什麼人屏蔽了一樣,居然連我也看不出他的命格運勢,歸墟之地,無他命星!”陸丞之看著顧離,皺眉道。
“這一點和尚也發現了,沒想到連你儒家運命算術,竟也看不透?”不戒和尚亦是覺得奇怪,“顧離施主或許有什麼秘密,被天機屏蔽,連我等也窺探不到。”
陸丞之沉默片刻,盯著顧離,老師在他身上布下一局,或許看透了他的命格。如今棋子已經入了大衍棋盤之中,天元歸位,星位將行,就且看雙方博弈,誰會勝出了。
“罷了,顧離小友有自己的路,我們也不能隨意幹涉。”陸丞之歎息一聲,手指繼續刻畫那幅山水大圖。
“你這《雁蕩山》意境法域足夠他們領悟些時間了,到時侯應該會有不少提升,陸先生還是陪和尚喝點小茶,談談心吧。”不戒和尚看著入境的四人,淡笑道。
“如此也好。”
於是乎,中年儒生和中年和尚,走出了屋子,坐在屋外的竹林中,促膝長談。這一談,就是日落月升,又是月落日升,日夜一輪轉。
……
雲山之下。
還有三日時間,便到了八月十五,中秋佳節,書院各院的考核都已接近尾聲,開始逐漸放榜,錄收那些成績優異的參試考生,成為新一批書院學生。
這兩日來,南陽城各處都有喜訊傳出,士官百姓,紛紛議論今年發揮出色的少年人物,尤其是各項考核第一,最是注目,名氣大盛,被人們看中。
而梨山之上的秋日大典,也正式結束,王族離去,百官回府。隻留下負責祭酒的儒士。作為南陽書院院長的南晉國師,南晉國酒祝司馬溪,也回到了書院之中。
隨後便有書院的長者向司馬溪彙報今年秋闈大考的結果和王族的扶持資源等各項事務。
其中有一位書院長者隨口提了一句:“院長,前兩日有個和尚帶著三個少年去了雲山,仍舊沒有下山,居然是被那位陸先生招待了!陸先生的弟子,岑遙姑娘也在山上,而且她參加了此次大考,取得藝院畫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