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葉知洲(1 / 2)

第二日,顧離一行人離開了鎮子,按照地圖的標記,前往三千裏外的白鹿書院。白鹿原土地肥沃,城鎮擁擠,一座挨著一座,三千裏的地,途中足足有二十幾個城鎮。船運停停走走,太過麻煩,他們便騎著馬走在官道上趕路。

如此過了一日多時間,他們終是抵達了白鹿原的大地元脈腹地,白鹿書院。

這是一座一眼望不到邊的宏偉建築群,山環水繞,一座座典雅的殿宇樓閣如同派兵列陣,井井有條。其中大峰屹立,雲霧繚繞,靈氣極其濃鬱,簡直如同一座人間仙境。

書院的門庭,建在一座山嶽之上,被大陣守護,兩旁立有巨大的石獅子,中庭上刻“白鹿書院”四個字,端的莊嚴肅穆。且每時每刻,都有諸多氣質不凡的各類人物在這裏走動,進進出出,其中尤以少年人最多。

他們神色恭穆,規規矩矩,一個個都是儀表堂堂,很是不凡。

作為青州最大的書院,白鹿書院對於青州之地以至於大唐王朝的貢獻,都是極其巨大。一向奉行儒家至聖先師夫子的“有教無類”為立院初衷。不論平民還是富家子弟,亦或者修行者,隻要資質足夠,恪守規矩,皆可入學。且白鹿書院的學生,本就是一個身份的象征。無論走到青州何處,都會受到他人的尊重和禮遇。

正午時分,顧離他們來到了書院的門庭前,隨著前去觀望的人群進入了書院之中,並沒有受到阻攔。

踏入其中的一刹那,他們便感覺到了一種神聖的氣息覆蓋了自己,令人打心裏不敢做出逾矩之事。這種氣息,令顧離他們都是震驚不已。以前在南陽書院時雖然也有這種氣息。可是遠遠無法與白鹿書院這裏的相比!

“這白鹿書院傳聞有聖賢坐鎮,應當是真的,不然怎會具備這種氣機!”牧沉不由感歎一句。儒家的書院,似乎無處沒有“規矩”二字的氣息。

“的確,比起南陽書院要厲害很多!”顧離點了點頭,南陽書院的院長就是南晉國師司馬溪,他們還見過對方,應當就是書院修為最高者,但是司馬溪的渾身氣機和南陽書院的氣息,依舊無法與此時他們所感受到的這股神聖氣息相比。

“南陽書院應該是‘中一千書院’,建於南晉都城,書院第一人謂之院長。而這座白鹿書院,卻是位列‘上一千書院’,以其為中心形成了白鹿原,二者差距自然大。”洛衣分析道。

“儒家三千書院,居然還有上中下之分。”顧離嘖嘖稱奇。

“按照儒家的教諭,十大學宮有聖賢坐鎮,以宮主為首。上一千書院有大賢坐鎮,以山主為首。中一千書院則有大儒坐鎮,以院長為首。下一千書院最多,底蘊也是最弱的,建在一些一般的城池之中,有學士坐鎮,以首席學士為首。”岑遙回道。這些東西,她以前都在陸丞之的教導下學習過。

“如此說來,這白鹿書院的山主,是一位大賢,而非聖賢了?”牧沉問了一句。聖賢與大賢雖說一字之差,差距卻是極大,一個是聖,一個是賢。

“沒錯。”岑遙點了點頭,“山主作為書院之首,乃是當世大賢,可以統禦天地之力,修為極高,地位尊崇,也是一方山水的統領者。譬如這白鹿原,應該就是以白鹿書院山主為首。即便朝廷,也沒山主的權勢和威嚴。畢竟這裏以儒家為首,還有仙家以至於諸子百家各派修士,朝廷一般情況下也不會主動去管製他們。”

這般聊著,他們已經走到了書院中的第一個分院。文院。

文院都是讀書人,以儒家聖賢經文為主要書籍,外加各朝的古籍詩詞,尋求自己的文路,踏上文道修行之力。一般的普通人則是為了考取功名。

此刻,文院各座學堂,都在上課,走在外麵園林裏的人幾乎都是前來觀望的遊人。朗朗書聲傳遍文院每一個角落,令人聽來都是忍不住心生向往。譬如顧離和岑遙,以前也讀了不少書,來到這種環境之時,都難免有些思緒。

倒是牧沉,聽到這些誦讀經文的聲音,一臉的難受。他是不喜讀書的。雖然上次因為任平生改變了許多對讀書人的看法,但是仍舊不喜讀書。這讀書比起道家念咒,佛家念經還要難受。

而洛衣,也是想起了在白帝城學宮修行的日子。那裏,也有很多少年書生。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

一道道經文聲繚繞在他們耳畔,如同大道真音響徹。除了牧沉,其餘三人都聽的入迷,已然入境。

良久之後,顧離才恢複了過來,自意境之中掙脫。他神念清明,隻覺得自己的靈慧魄都要敏銳靈動幾分。對於周圍的感知,清晰了許多。他抬眼望去,隻見牧沉和洛衣岑遙二女也正在注視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