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猴子坑了八戒,使八戒被抓,但暗中保護著八戒,猴子一路上跟著八戒。
文中曾寫到過猴子的心理:我和妖怪打鬥的受苦受累,你卻清閑不說,還咒我死,我也讓你吃點苦頭,讓你方知困難。
說明猴子坑八戒是有分寸的,一路跟著是在保護他的安危,不急著救他,是讓他體會下自己的辛苦。
在這裏還有一點,猴子以成功的打敗過大魔頭,也見過二魔頭和八戒打過,猴子因該以為大魔頭二魔頭不過如此,三個魔頭估計都不是他的對手,他怎麼會知道其實魔頭中最難對付的是三魔頭。
猴子最終見八戒被綁在水池裏,於是又坑了八戒一把,猴子變做勾魂的騙了八戒的私房錢,最後才救了八戒。
不久又與二魔頭,這次出戰的是猴子,當猴子也和八戒一樣被大象鼻子卷住時,猴子在那掙紮,八戒就說:“我被卷時,因為我笨拙,運氣也背,連手都被卷住了,沒有辦法,可是這猴子本來就靈敏,運氣也好,居然還沒卷住他的手,手沒卷住的話,拿東西往妖怪鼻孔裏一捅,這不捅到他疼的鼻涕之流。”
猴子受到了啟發,拿棒子往妖怪鼻孔裏捅,果然降服了二魔頭。最後也放了二魔頭一馬,沒有要他性命。這時可以看出作者刻意表明豬八戒其實很聰明。
要知道猴子以往是沒有放妖怪一馬的習慣,為何這次連放大魔頭,二魔頭?一路看來,猴子逐漸成熟了,早已不是那個在天宮胡鬧的孫悟空了。猴子留妖怪性命,必有原因,留著疑問繼續看。
現在再次分析八戒在猴子被大魔頭吞時為何逃跑。兩種可能:
1.八戒很蠢,又不講義氣,以為猴子完蛋了,自己也安危難保,所以跑了。
2.八戒很聰明,看出了形式,知道猴子沒事,大魔頭完蛋了,自己留下是累贅,所以他跑了,並不是他不講義氣。
這回作者在後文有意塑造八戒講義氣和聰明的場景,其實也是隱晦解釋他逃跑的原因。
那麼接著推出他跑回後是有意說猴子死了的,故意鬧散夥,還說要唐僧準備後事也是故意嚇唬他的。
因此大致可以看出八戒參與取經的真正目,拆散取經隊伍。
在孫悟空擊敗二魔頭後,妖怪再次答應恭送唐僧,而且承諾要搞的風風火火。於是唐僧等高高興興,卻不知是妖怪使計。
但文中說過,猴子乃太乙金仙,豈會不知。
注意:猴子先前還隻是太乙仙,而現在已是太乙金仙了。猴子知道妖怪使計但猴子沒說。、
猴子為什麼不說呢,唐僧先前一聽有妖怪都不敢往前走,此時再一說這是妖怪用計那唐僧肯定又不敢往前走了,八戒和沙僧也不會勸唐僧,隻會阻礙猴子。
再說猴子已成功擊敗兩大魔頭,且繞了他們一命,常理下猴子肯定以為妖怪們不是他的對手,沒什麼好怕的。
結果妖怪們把唐僧等送來到三魔頭的地盤獅駝城時,妖怪們才開始動手,大魔頭對八戒,二魔頭對沙僧,三魔頭對戰猴子。
八戒因為打久了,天色以晚,耳朵太大擋住了視線,時間一久就發暈導致四肢無力,最後被抓,沙僧打不過二魔頭被抓。最後搞的猴子一對三,雙拳難敵六手,猴子就跑結果被三魔頭追上,猴子也被抓了。
猴子跑的時候是用的筋鬥雲,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裏卻被三魔頭抓了,原來三魔頭是大鵬雕,一翅9萬裏。雖說猴子一個筋鬥比三魔頭一翅要遠,但扇翅膀明顯番筋鬥來的快啊,一個筋鬥的過程足夠三魔頭扇幾下翅膀了,所以猴子甩不了三魔頭。
結果就是全被抓了,這結果肯定是出乎了猴子的預料之外。
被抓後,妖怪們把他們分為4層一起蒸了,此時猴子變了個假身趁機跑了,請來龍王壓製蒸籠下的火,自己又用瞌睡蟲,瞌睡了看守的妖怪,救得其他三人。
話說這瞌睡蟲是猴子在南天門和看守南天門的神打賭贏來的,這瞌睡蟲隻要丟到人身上就會使人想睡覺,還可以通過增加數量來加強效果。
救得師徒等準備逃跑,結果又被抓了,這次大魔頭抓唐僧去了,二魔頭抓沙僧,三魔頭抓八戒。所以猴子跑了。
幾魔頭這次抓到他們後怕猴子又回頭來偷救。於是就假裝把唐僧生吃了。待猴子回頭得知唐僧死了,心灰意冷離開後,再安安心心的慢慢享用唐僧。
果然,猴子回頭來救,聽聞唐僧已被吃,就找到八戒和沙僧,也是同樣的說,猴子果然心灰意冷,連八戒和沙僧都沒救就直接找如來去了。
猴子得知唐僧死了大哭說了句原文:師父啊!恨我欺天困網羅,師來救我脫沉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