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多創造一些見麵和接觸的機會。我們都知道,如果想要加深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最重要的當然是要多多交流。很多人可能見過麵,但是卻並沒有交流的機會,這可能就是因為見麵太少或太倉促,沒有給對方留下相對深刻的印象。如果說我們想要和某個人深入發展,想要得到他的青睞,就應該努力表現自己。比如:要記住對方的名字,多和別人打招呼,多了解對方的狀況,或者還可以做一些口頭的邀約,這些都可以幫助自己多一些見麵機會。
其次,在見麵的過程中要盡量多一些交流和互動。隻有多一些交流和互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能夠進一步加深。最開始聊天的時候,要抓住對方的關注點和注意力,甚至可以直接說一些會讓對方感興趣的關鍵詞。這樣才能夠讓別人感受到自己的魅力,才能夠願意與自己多一些交流和互動。
最後要注意的是,不僅要注重見麵的數量,還要注重見麵的質量。所謂見麵的質量,就不僅僅是見麵打招呼那麼簡單的事情了。最好以某種目的有一個相對正式的見麵,這樣才能夠真正對兩個人的關係有所促進。
智慧點睛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有時候看起來很複雜,但是有時候也很簡單。隻要自己對這件事比較重視,即便是最簡單的見麵,也能夠產生很多可能性。
關注別人的喜好,更容易贏得人心
每個人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都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注。如果得到了別人的關注,就表示自己是被重視和被在乎的,這種關注一定能夠讓人感到一種強烈的暖意。相反,如果沒有得到別人的關注,在任何事情的細節上都被別人忽略,這樣的人一定很沒有存在感。
我們應該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被關注的人,從反麵的角度來講,我們就應該去關注別人,這樣才是對別人的尊重。很多人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更多的都是在關注自己,而不是關注別人。人性的自私是自然而然的,但是我們在與人交往的時候,並不能隻關注自己。因為我們不可能單獨生活在世界上,我們的身邊充滿了各種各樣的人,所以我們理應照顧自己身邊人的感受。
關注別人的喜好,關注這些小的細節,看起來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但是實際上這些事情對我們的人際交往有很大的幫助。當我們關注了這些小事,並在實際交往過程中給予對方很大程度的關心時,我們在對方心目中的印象會有很大的加深,這樣我們可能更容易收獲人與人之間的情誼。
20世紀70年代,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受到很多中國人的關注。因為他為了恢複中日邦交正常化,準備到北京進行談判。雖然說外界對他的這次談判都不抱太大的期待,甚至他自己都覺得這次談判的結果不會太理想,但是他還是到了北京。
在會談開始前,田中角榮略顯緊張地在下榻酒店房間裏等待。等待的過程是比較漫長的,田中角榮在準備完各種資料之後就開始在房間裏四處參觀。原本東京和北京的溫度與濕度應該有很大差別,但是田中角榮卻一點兒都沒有覺得不適應。在房間中等待了一會兒,他反而變得不那麼緊張了。
在溫暖舒適的房間中待了一會兒,他還和中方的工作人員聊了會兒天。在聊天的過程中他才知道,原來酒店是特意按照田中角榮在日本的習慣調整了房間的溫度和濕度,所以田中角榮才會覺得那麼舒適。之後,田中角榮的秘書看了一下房間的溫度計,發現上麵顯示的確實是十八攝氏度。這個溫度正是最令他感到舒適的房間溫度。
其實在田中角榮一行來中國談判之前,中方就找人收集了很多關於田中角榮的資料。在這過程中當然也注意到田中角榮對房間溫度的喜好,於是中國方麵的工作人員提前就對酒店提出了要求,對田中角榮的房間溫度和濕度進行了調整。可以這麼說,中國方麵在田中角榮來華之前做了非常精心的準備和安排。
在得知了中國方麵的精心準備之後,田中角榮立刻就放鬆了自己的心態。他想到既然中國方麵能夠做出這麼合理和體貼的安排,一定是對這次談判非常有誠意,所以他在整個談判的過程中都非常舒服和暢快。最終他和中國方麵的談判促進了中日邦交的正常化。
也許很多人都覺得,房間溫度和濕度看起來實在是太細節了,不可能有那麼重要。但是在很多事情上,確實可以“以小見大”。如果能夠將這種細節的事情都關注到,那還有什麼是關注不到的呢?所有被關心的人都能夠感受到這種滿滿的誠意吧。
其實關心別人並不是什麼複雜的事情。我們在生活中隻要稍微注意一些細節,就可以在人際交往中得到很好的效果。
智慧點睛
關心周圍的人,總是能夠讓身邊的人感受到暖意。這樣的關心,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處理果斷,掌握主動權
我們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總是忽略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果斷。很多人都覺得,與人交往應該是一個很慢的過程,應該循序漸進,應該慢慢推進,為什麼要果斷呢?其實循序漸進和處理果斷,並沒有矛盾。循序漸進說的是相處的過程,果斷是針對具體的某些事情的處理,這兩個方麵並沒有衝突。
如果我們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學會果斷,就能夠最直接地表現出自己的感受。果斷的人在交往的過程中總是會直接表達出自己的看法,這種人最為誠實,也最讓人踏實,尤其重要的是,這種人很好相處。如果有不滿意的地方,一定會說出來,讓別人知道自己的感受。如果真心感到愉悅和開心,也一定會讓別人感受到自己內心的這種滿足。如果我們是這樣的人,別人就不用再猜測什麼,而會認真聽取我們的感受。
如果我們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果斷做事,就能夠展現自己的魅力。很多人在與人交往的時候總是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有什麼事情也總是覺得要稍微矜持一些。殊不知,這樣的矜持總是會讓別人感到有些生疏。其實如果想要關心別人,就大膽去關心;想要幫助別人,就主動去幫助;即便是討厭一個人,直接說出來,也好過背後插刀。果斷的人在這個時候,總是更容易展現自己的魅力,也更容易吸引別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