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心胸越廣,交際的道路越廣(2 / 3)

但是楚莊王隨即對大臣說:“今天這個宴會,大家都把帽子摘下來盡情喝,喝個痛快。”待大家都把帽子脫下來之後,楚莊王才叫人把蠟燭點亮。所以是誰對許姬無禮便不得而知了。宴會結束後,許姬責怪楚莊王不逮住那個對她無禮的人,楚莊王則笑道:“酒後人難免失態,這是人之常情。我們今天慶祝平叛勝利就是圖個高興,如果懲罰了那個人,大臣們難免傷心,這就違背了我舉辦這個宴會的本意,你也不要太在意了。”

這個故事就是曆史上非常著名的“絕纓會”。楚莊王的一句“酒後人難免失態,這是人之常情”,不無生動地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理解別人的過失。他明白若是清醒之時,那個人不會有如此無禮之舉,酒精使人喪失了部分理智。也正因為他知道人無完人,能理解別人的過失,所以沒有當眾揪出那個對許姬無禮的人,也才有了後來在他率兵攻打鄭國之時申請提前一天出兵為大軍開路的唐狡,而唐狡就是當日拉住許姬的衣袖的人。

當然,別人的過失可能對我們造成一定的影響,我們會十分自然地想要發脾氣,但是,在發脾氣之前我們要先靜下心來想一想,發脾氣之後事情是否就會有所好轉,若沒有好轉那麼發脾氣有何用呢?既然發脾氣絲毫不能解決因為別人過失對自己造成的壞影響,那麼就請選擇理解吧,畢竟人無完人。

智慧點睛

在有過失時,我們會渴望別人的理解,所以將心比心吧,既然人無完人,選擇理解而不是去責備,我們人生的交際圈自然會越來越大!

寬容他人,懂得原諒

有句古語這樣說道:“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這句話的意思是,要像責怪別人一樣責怪自己,要像寬恕自己一樣寬恕別人,它教導我們在嚴於律己的同時要懂得去寬容他人。有時我們難免因為他人的做法不是自己希望的那樣而產生責怪之意,這時就應該換位思考,想想自己如果是他會希望出現什麼樣的結果。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我們就會明白原諒別人的重要性,繼而,獲得寬容別人的能力,畢竟責怪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如何讓事情向更好的方向發展才是我們共同的願望。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每個人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犯一些錯誤。假使我們一直抓著這一點不放手,一味執著於他人的錯誤所在,就顯得我們自己過於苛求。懂得原諒,以寬容的心態去對待他人是緩和彼此之間矛盾的最好方法,當我們能夠以寬宏大量的氣度原諒他人、懂得寬容時,我們才能夠因此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澳大利亞暢銷書作家、漫畫家、國際級演說家安德魯·馬修斯說過這樣一句啟迪人心智的話:“一隻腳踩扁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那腳跟上,這就是寬恕。”當然寬容也需要技巧,寬容並不是縱容,不是讓他人可以逃避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而是讓他人明白自己的過錯且表現出悔改之意後的做法,選擇原諒、選擇寬容是避免讓他人在同一件事情上犯第二次錯誤最有效的方式,就如同下麵這個故事。

弗朗茨·李斯特是匈牙利非常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有一個姑娘要開音樂會,她聲稱自己是李斯特的學生。就在演出的前一天,李斯特突然出現在她麵前。姑娘很是驚恐,不無委屈地解釋自己之所以冒充李斯特的學生是出於生計並請求李斯特原諒。

李斯特要了她的演奏曲,要求她彈給自己聽並加以指導,最後李斯特爽快地說:“大膽地上台演奏吧,你現在已經是我的學生了,而且你可以告訴劇場經理,音樂會最後一個節目由老師為學生演奏。”

小姑娘出於生計的考慮,冒充李斯特的學生來銷售更多的音樂會門票,李斯特本可以昭告全世界這是她的謊言,讓她的演出成為泡影,但看到小姑娘的做法也是出於無奈而且小姑娘也表現出了極大的悔意。因此,李斯特選擇了原諒並收她為徒。

無垠的大海因為能容納驚濤駭浪的一時猖狂,才會有風平浪靜;深沉的天空因為能容忍雷電風暴的一時肆虐,才會有風和日麗;盎然的森林因為能忍耐弱肉強食的一切規律,才會有蔥蔥鬱鬱;江河不擇細流,方能成其大;泰山不辭抔土,方能成其高。而寬容則是容納百川的江河湖海,是壁立千仞的泰山。

寬容是在不違背大原則的前提下的一種理解和原諒,這種理解和諒解,不是放棄原則,不是不堅持真理,不是當老好人,不是不要正義。生活中,我們需要寬容但更需要把握寬容的度,如此,寬容才會使我們贏得朋友,拓寬我們的交際之路。

智慧點睛

寬容別人其實就是在寬容我們自己,在與人交往的過程,有選擇、有氣度地去寬容他人會使我們成為受歡迎的人。

幫助他人,也就是幫助自己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在地獄裏,一大群人手裏拿著長勺圍著一鍋湯,但因為勺太長,湯送不到自己嘴裏,就這樣人人隻能望“湯”興歎,結果每個人都饑腸轆轆;但在天堂裏,一大群人也是手裏握著勺子圍著一鍋湯,勺子依舊很長,但大家都喝到了湯,因為大家都是舀起湯來喂對方。同樣的狀況,天堂裏的人會互相幫助,因而不會像地獄裏的人一樣,一口湯都喝不到。愛默生曾說:“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人們真誠地幫助別人之後,同時也幫助了自己。”就像天堂裏的人一樣,在幫助別人喝湯的同時自己也喝到了湯。

“幫助他人,也就是在幫助自己”,很簡短的一句話,其實蘊含著深厚的人生道理。在我們一生的道路上,總會遇到許多為難的事,有些人隻顧自己,而對別人的困難置之不理,這樣的做法會直接導致他們在自己前進的路上也不順暢。在前進的道路上,如果我們為別人扔下絆腳石,其實也會堵了自己的路,相反地,如果我們幫助他人搬開他們的絆腳石,自己的路也會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