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小蛇吞大象(1 / 3)

如果把大刀換成長矛,這就是活脫脫的猛張飛了,無人能抵擋他的刀鋒,吳甫之也不例外,被劉裕斬落馬下。

旗開得勝,以少勝多。

劉裕還沒來得及休整,皇甫敷又帶著幾千人馬殺到。沒說的,接著打吧!

這場連軸戰打得很艱難,劉裕軍內不斷有大將戰死,他自己也差點當場陣亡了。

這個皇甫敷比吳甫之更厲害,他利用人海戰術將劉裕逼到了一個死角,“敷圍之數重,裕倚大樹挺戰”。

和孫恩決戰時的那種險境再次重現,皇甫敷帶著大量士兵將劉裕團團包圍,可憐的劉裕隻能背靠著一棵大樹揮刀迎接來自三個方向的攻擊。要不是那棵英雄樹,劉裕肯定早就被楚軍從背後撂倒了。

可以想象此時皇甫敷的得意程度。這個造反的北府軍名將今天終於斃命在自己手裏,軍功章在向自己招手了。他盛氣淩人地對已陷於絕境的劉裕厲聲喝問:“汝欲作何死?”

你想要怎麼個死法?這口氣與其說是詢問,不如說是炫耀。這不廢話嗎,刀砍劍刺不都是痛著死嗎,你要他選擇,他肯定選擇不死。

皇甫敷真的隻是炫耀一下,他根本沒打算讓劉裕選擇具體死法,而是決定親手將他刺死。但在關鍵時刻發生了件神奇的事情,皇甫敷“拔戟將刺之,裕瞋目叱之,敷辟易”。

太神奇了,皇甫敷隻要一戟刺過去,劉裕就去鬼門關報到了。但就在他的戟即將刺入劉裕的身體時,劉裕對皇甫敷怒目圓睜,破口大罵!生生逼得皇甫敷把舉起的利戟又放了下來。他被劉裕的那種霸氣給鎮住了,沒敢下手。

也不知道劉裕都聲嘶力竭地罵了些什麼,估計不時蹦出幾句諸如“狗日的敢殺你爺,小心你的狗頭”之類的氣話是可能的,當然也不排除劉先生會說出影視劇中被處決者常說的那句常見台詞:老子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因為他覺得自己話講完了就死了嘛。

他不知道正是高聲謾罵救了自己的性命。

就在皇甫敷遲疑的那一刹那,趕來救援劉裕的弓箭手衝上來將皇甫敷射倒在地。劉裕迅速提刀衝到躺在地上皇甫敷麵前。臨死時,皇甫敷沒有請求饒命,而是留下了一份特別的遺囑,他對劉裕說:“君有天命,以子孫為托。”

這位皇甫將軍有意思,說劉裕有天子之命也就罷了,他還將自己的子孫托付給劉裕,希望劉裕善待他的家人後代。

憑什麼呀?你又不是因公殉職為國捐軀,你還差點把要托付的對象給哢嚓了,憑嘛給你家享受軍烈屬待遇呀?有人搭理你嗎?

劉裕還真搭理他了,把他殺了,然後“厚撫其孤”。這事劉裕做得還有點爺們兒胸襟,跟後來對刁逵家族的大麵積屠殺形成鮮明對比。這個時候,劉裕還沒有發達,不像斬殺刁逵全家時,他已主宰天下,時位移人的因素恐怕也是有的。

如果把大刀換成長矛,這就是活脫脫的猛張飛了,無人能抵擋他的刀鋒,吳甫之也不例外,被劉裕斬落馬下。

旗開得勝,以少勝多。

劉裕還沒來得及休整,皇甫敷又帶著幾千人馬殺到。沒說的,接著打吧!

這場連軸戰打得很艱難,劉裕軍內不斷有大將戰死,他自己也差點當場陣亡了。

這個皇甫敷比吳甫之更厲害,他利用人海戰術將劉裕逼到了一個死角,“敷圍之數重,裕倚大樹挺戰”。

和孫恩決戰時的那種險境再次重現,皇甫敷帶著大量士兵將劉裕團團包圍,可憐的劉裕隻能背靠著一棵大樹揮刀迎接來自三個方向的攻擊。要不是那棵英雄樹,劉裕肯定早就被楚軍從背後撂倒了。

可以想象此時皇甫敷的得意程度。這個造反的北府軍名將今天終於斃命在自己手裏,軍功章在向自己招手了。他盛氣淩人地對已陷於絕境的劉裕厲聲喝問:“汝欲作何死?”

你想要怎麼個死法?這口氣與其說是詢問,不如說是炫耀。這不廢話嗎,刀砍劍刺不都是痛著死嗎,你要他選擇,他肯定選擇不死。

皇甫敷真的隻是炫耀一下,他根本沒打算讓劉裕選擇具體死法,而是決定親手將他刺死。但在關鍵時刻發生了件神奇的事情,皇甫敷“拔戟將刺之,裕瞋目叱之,敷辟易”。

太神奇了,皇甫敷隻要一戟刺過去,劉裕就去鬼門關報到了。但就在他的戟即將刺入劉裕的身體時,劉裕對皇甫敷怒目圓睜,破口大罵!生生逼得皇甫敷把舉起的利戟又放了下來。他被劉裕的那種霸氣給鎮住了,沒敢下手。

也不知道劉裕都聲嘶力竭地罵了些什麼,估計不時蹦出幾句諸如“狗日的敢殺你爺,小心你的狗頭”之類的氣話是可能的,當然也不排除劉先生會說出影視劇中被處決者常說的那句常見台詞:老子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因為他覺得自己話講完了就死了嘛。

他不知道正是高聲謾罵救了自己的性命。

就在皇甫敷遲疑的那一刹那,趕來救援劉裕的弓箭手衝上來將皇甫敷射倒在地。劉裕迅速提刀衝到躺在地上皇甫敷麵前。臨死時,皇甫敷沒有請求饒命,而是留下了一份特別的遺囑,他對劉裕說:“君有天命,以子孫為托。”

這位皇甫將軍有意思,說劉裕有天子之命也就罷了,他還將自己的子孫托付給劉裕,希望劉裕善待他的家人後代。

憑什麼呀?你又不是因公殉職為國捐軀,你還差點把要托付的對象給哢嚓了,憑嘛給你家享受軍烈屬待遇呀?有人搭理你嗎?

劉裕還真搭理他了,把他殺了,然後“厚撫其孤”。這事劉裕做得還有點爺們兒胸襟,跟後來對刁逵家族的大麵積屠殺形成鮮明對比。這個時候,劉裕還沒有發達,不像斬殺刁逵全家時,他已主宰天下,時位移人的因素恐怕也是有的。

劉裕和皇甫敷的這場奇異的生死大對換結局得益於劉裕那張大罵的嘴巴,這人還真是名副其實的“金口”,嘴巴經常能救自己於危難之中。上次在和孫恩打仗時,被對方追得上氣不接下氣時,他突然的一聲狂吼長嘯把對方唬得一溜煙跑了;這次兵器都刺到胸口了,他一頓怒罵,又把人家嚇蒙了。忒奇怪,是導演安排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