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後,西征再次開始。
這次派遣的將領規格很高,劉裕以自己的弟弟,荊州刺史劉道規為征蜀都督,同時命自己的愛將劉敬宣作為副帥,統兵殺向成都。
劉敬宣作為西征先鋒,率領五千精兵一路向西,進入三峽以後,他對軍隊重新作了部署,將軍隊一分為二,對成都實施兩路進攻。
成都東西兩麵分別被岷江和涪江包圍,西邊的岷江稱為外江,東邊的涪江稱內江。劉敬宣想對譙縱來個內外夾擊,所以分出兩千人由外江向成都運動,自己則帶著三千人從內江發起正麵攻擊。
用四川話講,這個戰法對頭。劉敬宣揮軍直進,在到達黃虎地界,即今天的四川省綿陽市附近時遇到了蜀軍的強烈阻擊。
綿陽就是當年紅極一時的長虹電視生產地,這裏距離成都很近,隻有兩百多公裏,如果行軍順利,幾天工夫就能抵達成都城下。
當然,你知道的,不順利。
在得知晉軍呼嘯而來時,譙縱幹了兩件很正確的事情:
一件事是請外援。向宗主國後秦求救,說老大你趕快派救兵南下,我幹不過劉家軍。
另一件事是據險防守。他派大將譙道福率領全部主力在黃虎一線設下戰場,和前來增援的兩萬後秦軍隊一起,憑借易守難攻的顯要地形和晉軍死磕。
不得不說晉軍的戰鬥力很強,劉敬宣在十倍於己的秦、蜀聯軍阻擊下,絲毫不輸氣勢,在黃虎和對方進行了十幾次交戰,重創對方有生力量,使秦蜀聯軍傷亡慘重。但黃虎是成都的北大門,關係著成都安危,譙道福至死不退,雙方在此僵持了六十多天。
但晉軍畢竟是遠道而來,物資供應方麵比不上在國內主場作戰的蜀軍,長時間的消耗戰使得晉軍糧食用盡。而比沒糧食更糟糕的是晉軍內部發生了瘟疫:“軍中疾疫,死者太半”,由於瘟疫傳染,晉軍一大半將士病死,僥幸活下來的士兵也都個個驚恐萬狀,不知道哪天自己的小命就染病報銷了。
跟第一次結果一樣,這仗打不下去了,撤。
瘟疫差不多是和戰爭伴生的,哪裏有大規模戰爭,哪裏就有瘟疫傳播。像鼠疫、霍亂、天花這些讓人聞之色變的傳染病就是隨戰爭傳遍世界各地的,所以戰爭是人類曆史上傳染病大規模流行的最重要的三個罪魁渠道之一(另外兩個是通商和傳教士的宗教活動)。
古代戰爭由於是人海戰術,加上限於醫療技術,傷兵得不到很好的救治,陣亡將士的屍體無法得到有效處理,再加上各種極端天氣,這些條件碼在一起,瘟疫流行便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黃巢、李自成以及蒙古大汗蒙哥的部隊都曾在戰役期間因瘟疫流行而被迫改變戰鬥進程與計劃,無堅不摧的蒙哥後來也是在劉敬宣激戰的這一地區被瘟疫折磨致死的。蒙哥在拿下四川重鎮成都一年後還無法拿下成都東邊的小城合州(今重慶市合川區),於是情急之下不顧一切屯大軍於合州城下,急風暴雨般地攻打了合州五個多月,最終因軍隊傳染病暴發被迫退兵,自己也死於瘧疾或霍亂(一說中箭死亡)。
劉敬宣的部隊雖然也發生了瘟疫,但他從容地全身而退,蜀軍忌憚他的勇猛,不敢趁他退兵時乘勝追擊,否則幾萬人追千把人,還真不能肯定他能安然活著回到建康。
回來接受處分吧!
當時還真是有名副其實的官員失職問責製,那會兒問責是實打實的,這次吃敗仗雖說有天災因素,但劉裕不管這些,隻要沒有實現戰役目標就是失敗,必須接受處罰。
先鋒官劉敬宣被撤職,同時削封三分之一。劉敬宣的老爸是當年呼風喚雨的劉牢之,他繼承了老爸的封爵,是有封地的地主。這回問責挺重,一家夥削減掉三分之一封地,以前三個村的封地,現在朝廷收回一個,就剩倆了。
劉道規作為西征軍一把手,自然得負領導責任,拿掉征蜀都督職務,降職使用。
劉裕自己也向朝廷請求處分,說這次失敗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向皇帝提出引咎辭職申請,請求皇帝批準他辭去所有的職務。
這哥們兒當時有一溜職務:侍中、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錄尚書事……每一個職務都是政治局委員級別的。
劉裕說,我辭了,全辭了,皇上你就答應小臣了吧!求你了。
你說皇上他能答應嗎?皇上就指著劉裕養活他和他家人呢。他能批準嗎?他敢批準嗎?
這個確實是劉裕故意做出的姿態,意思一下,演戲給朝臣看的。他知道皇帝不可能批準他的辭職報告的。但皇帝不批是皇帝的事,到時候劉裕就可以說,你看,我一心想引咎辭職,可皇上他不在報告上簽字,我也沒辦法。
皇上懂這個,給了他一個台階,下詔將他的車騎將軍職務降為中軍將軍,其他職務原封不動。車騎將軍級別僅次於驃騎將軍,屬於頂級武銜,中軍將軍稍差點,上將和少將的差別。
從這件事的善後處理看,劉裕是很有情商的,處事八麵玲瓏,讓別人說不出一句閑話,這也是他能成就帝王偉業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次西征失敗後,譙縱過了四年多舒心的日子,因為此後四年,劉裕忙於攻打南燕以及和率軍北上的盧循廝殺搏鬥,暫時放下了西蜀的事情。
但西蜀一直是劉裕的一塊心病,不想被慢性病纏身的劉裕在慕容超、盧循敗亡,並相繼處死了劉毅、諸葛長民等暗地跟他較勁抗衡的割據大佬後,第三次將伐蜀之事提上日程。
義熙八年底,劉裕的戰爭羅盤再次指向西蜀。
這一次為選誰當西征元帥的事情,劉裕很是費了一番腦筋,“高祖之伐蜀也,將謀元帥而難其人”。
因為前兩次的失敗,劉裕有點頭大,不知道該選誰來擔任西征軍總司令。權衡一番之後,他選擇了一個非著名將領:朱齡石。
這可是爆了冷門了。此決定一公布,朝廷中炸鍋了,大家紛紛反對,均表示不看好該人,“眾鹹謂自古平蜀,皆雄傑重將,齡石資名尚輕,慮不克辦”。